叮铃铃——!
沉寂的野战营地,猛然警铃大作。
量子ai出预警的刹那,还未休息的陈军立刻下令,出紧急战斗警报。
深夜的营区浸在墨色里,哨塔的探照灯偶尔扫过帐篷群,在地面投下转瞬即逝的亮带。
军用帐篷内,士兵们正裹着制式棉被熟睡。
呼吸声均匀地混着远处的虫鸣。
靴筒整齐地摆在床尾,背囊就靠在帐篷角落,拉链拉到一半,露出里面叠得方正的战斗服。
这是白天完成训练和建设任务后,特意留的备战状态。
就在这时,尖锐的战斗警报划破夜空。
短促、密集的“呜——呜——”
声,像钢针一样扎进帐篷。
沉睡的士兵几乎同时惊坐而起。
眼睛都还没完全睁开,手已经条件反射地摸向床尾的战斗服。
无人说话,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
只有布料摩擦的“窸窣”
声、靴底踩在帆布地面的“噔噔”
;
还有背囊拉链快拉动的“哗啦”
声。
所有动作都带着肌肉记忆的利落。
靠近帐篷出入口的士兵顺手扯亮应急灯。
昏黄的光线下,有士兵正单脚蹦跳着系鞋带,鞋扣“啪”
地扣紧;有士兵一手抓着头盔,一手往背囊里塞战术手套,指尖碰到金属扣
的声响清脆;
还有士兵弯腰检查背囊里的水壶、急救包,确认装备齐全的动作快得像残影。
没人需要提醒,都在警报响起的十秒内完成了“起身-抓衣-穿鞋”
的流程。
这是日复一日紧急集合训练刻进骨子里的条件反射。
帐篷角落,班长正快扫过每个床位,目光在空着的铺位上顿了半秒。
那是今晚的岗哨,早已在哨位待命。
他伸手拍了拍一个还在揉眼睛的士兵的肩,不是催促,更像确认,
对方立刻挺直脊背,抓起步枪就往门口走。
帐篷门被掀开时,外面已经传来其他帐篷士兵奔跑的脚步声,还有值班军官的口令:
“各连集合!
度!”
最后一个士兵退出帐篷时,顺手扯灭了应急灯,帆布门帘在身后“啪”
地合拢。
月光下,全副武装的军人们,在各级军官带领下,以最快度奔赴各武器阵地。
脚步在营区里汇成整齐的“咚咚”
声。
一号火箭炮阵地。
液压杆运作的“嗡嗡”
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一辆辆火箭炮射车,后车厢射筒缓缓升起。
营长拿起对讲机,大声道:“报告指挥部!
一号火箭炮阵地已完成准备工作,随时可射,请指示!”
二号激光武器阵地。
参加此次阅军的大型车载激光武器射车——猎鹰一号
高压电流在巨大车厢电池内运作的嗡鸣,让人耳膜鼓鼓。
车顶上。
高透的圆形镜片,在月光下反射幽冷蓝光。
“报告指挥部!
二号阵地,猎鹰一型激光武器已预热完成!
随时射,请指示!”
三号防空导弹阵地。
各型号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射筒已竖直立起,直插夜幕。
“报告指挥部!
三号阵地防空导弹已通电!
随时射,请指示!”
四号攻击导弹阵地、五号榴弹炮阵地、六号等等一系列承担各种功能的武器装备阵地。
全都在各军种控制下,完成射前的准备工作,随时可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