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但到了祁国栋和孙陆雨这个级别,日常的忙碌更像是“文火慢炖”
,总有处理不完的事务。
这天下午,难得两人同时空出了两个小时,准备去理个,清爽一下,迎接接下来一连串的重要会议和接待活动。
祁国栋常去的那家理店恰巧歇业,秘书小陈便推荐了单位附近新开的一家,据说师傅手艺不错,环境也安静。
为了不兴师动众,祁国栋和孙陆雨决定不打招呼,像普通顾客一样步行前往。
这家名为“潮流前沿”
的理店,装修倒是挺新潮,霓虹灯闪烁,就是透着点年轻人特有的“不拘一格”
。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自称“托尼老师”
、型比鹦鹉还炫酷的年轻理师,眼神里充满了“艺术家的自信”
。
“两位老板,想剪个什么型?”
托尼老师甩了甩额前的七彩刘海。
祁国栋习惯性地指了指自己的型:“稍微修短一点,保持这个龙须背头的轮廓就行,两边推清爽。”
他的型多年来一直是由固定的老师傅打理,龙须背头沉稳大气,额前几缕精心修剪的刘海向后梳理,既显精神又不失威严。
孙陆雨也交代:“我这就普通的碎盖,修一下层次,别太短,看着自然点。”
孙市长的碎盖型显得干练又不失亲和力。
“没问题!
包在我身上!
保证让两位老板焕然一新,年轻十岁!”
托尼老师拍着胸脯,拿起电推剪,如同手持手术刀的艺术家,开始了他的“创作”
。
起初,一切看似正常。
但渐渐地,祁国栋感觉有点不对劲。
镜子里的自己,两侧鬓角似乎推得过高过狠,那标志性的“龙须”
在托尼老师一阵猛如虎的操作下,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稀疏……
孙陆雨那边情况更糟,所谓的“修层次”
变成了参差不齐的“狗啃式”
,原本服帖的碎盖变得支棱八翘。
当托尼老师心满意足地放下工具,宣布“大功告成”
时,祁国栋和孙陆雨看着镜中的自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这是谁?
祁国栋的“龙须背头”
变成了略显滑稽的、鬓角光秃秃的“老干部板寸”
变种,额前那几缕灵魂“龙须”
几乎荡然无存。
孙陆雨的“碎盖”
则活脱脱像被台风扫过,长短不一,毫无造型可言。
“怎么样?二位,这型,够时尚吧?现在最流行的‘不羁风’!”
托尼老师还在沾沾自喜。
祁国栋和孙陆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无奈的笑意。
批评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似乎不妥,但这型实在无法见人,尤其是马上要面对镜头和重要场合。
“呃……挺好,很……特别。”
孙陆雨勉强挤出一句话。
祁国栋沉着脸,迅结账,拉着孙陆雨逃离了“潮流前沿”
。
第二天一早,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向注重仪容的祁书记和孙市长,竟然不约而同地戴上了帽子。
祁国栋是一顶深色的鸭舌帽,压得低低的;孙陆雨则是一顶普通的棒球帽。
“书记,您这帽子……”
秘书小陈有些疑惑。
“嗯,有点感冒,头怕风。”
祁国栋面不改色。
孙市长那边也给出了类似的理由。
帽子成了他们的“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