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恰是约定的修行之日。
天还未亮透,云隐宗山门外就出现了两个翘以盼的身影——正是龙虎山掌教张玄清和茅山掌教守正。
二人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里面塞满了经书、笔记、罗盘、以及给“师叔祖”
和“师叔们”
的土特产),眼巴巴地望着云雾缭绕的宗门,既激动又忐忑,活像第一天去幼儿园的小朋友。
卯时正点,云雾散开一条通道,清虚一脸复杂地出现在门口,对着二人打了个稽:“二位……呃……请进吧,师尊已在广场等候。”
他实在没法坦然接受这两位老人叫他“师叔”
。
“有劳清虚师叔!”
张玄清和守正却毫无心理障碍,恭敬回礼,然后迫不及待地跟着清虚走进宗门。
一踏入广场,那浓郁纯净的灵气再次包裹而来,二人舒服得几乎呻吟出来,赶紧收敛心神,快步走向广场中央。
只见柳谨依旧那副淡泊出尘的模样立于前方。
而他身后,那支画风清奇的早课队伍已经就位:熊猛在扎马步,气势汹汹;马老三勉强盘坐,昏昏欲睡;罗经在掐算方位,神神叨叨;参小淼努力吐纳,小脸通红;石娃……在玩自己的脚趾头。
张玄清和守正看到这阵容,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茫然。
这就是……师叔祖门下的……高徒?果然仙家行事,非同凡俗,不能以常理度之!
二人不敢怠慢,赶紧小跑到柳谨面前,躬身行礼:“弟子张玄清(守正),拜见师叔祖!
依约前来修行!”
柳谨微微颔:“嗯,既来了,便入列吧。
今日早课,照旧是基础吐纳,感受灵气运转。”
“是!”
二人恭声应道,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到队伍末尾。
看着前面风格各异的“师兄们”
,两位掌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古怪,但更多的是对修行机会的珍惜。
他们学着样子,寻了处空地,郑重其事地盘膝坐下,努力摆出最标准的打坐姿势,开始尝试吐纳。
然而,理论大师和实践菜鸟的区别很快就显现出来。
张玄清和守正对《基础吐纳篇》的理解恐怕比柳谨还深,口诀倒背如流,周身穴位、气脉运行更是烂熟于心。
可偏偏就是感应不到那所谓的“气感”
!
几十年空谈理论,身体早已习惯了末法时代的“贫瘠”
,此刻虽身处灵气海洋,他们的身体就像锈死的阀门,明明宝藏就在眼前,却不知如何打开。
两人憋得老脸通红,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停滞,额角冒汗,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反观前面……
熊猛虽然呼吸依旧粗重,但已有章法,周身气血澎湃,隐隐有微弱的气流随之鼓荡。
马老三似乎真的在瞌睡中找到了某种节奏,呼吸悠长,竟有那么一丝微不可察的灵气被他无意识地吸入。
罗经放弃了掐算,闭目凝神,似乎摸到了一点边缘。
参小淼在柳谨昨日点拨后,进步神,已能清晰地引导一丝灵气入体,小脸上满是专注和喜悦。
石娃……玩脚趾玩累了,开始模仿参小淼的呼吸,小肚子一鼓一鼓,居然也有模有样,周身灵气对他格外亲和。
两位掌教看着这一幕,尤其是那个玩脚趾的小孩似乎都比他们更容易吸引灵气,内心深受打击,脸上不禁露出焦急和沮丧之色。
原来空有理论,真的寸步难行!
柳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踱步过来,停在二人身后。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理论是舟,身体是水,无水何以行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