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实地考察归来的三位徒弟,柳谨的心思立刻飞到了另一件大事上——他那几畦用仙气和“灵泉”
水精心滋养的人参,眼看叶片肥厚,顶端开始泛红,距离成熟收获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人参熟了干嘛?当然是炼丹啊!
《九转丹录》他都快翻烂了,里面各种玄之又玄的丹药描述,什么筑基丹、凝气丹、辟谷丹……光是名字就让他心痒难耐。
尤其是那“凝气丹”
,据说能辅助凝聚灵气,加修炼,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
可问题来了——拿什么炼?
柳谨踱步到厨房,目光落在那个曾经立下“赫赫战功”
的电饭煲上。
熬点参汤、煮点“仙参粥”
还行,真要用来炼制正经丹药,那怕是得炸锅。
控温、密封、引导药力融合、刻印丹纹……哪一样是电饭煲能办的?
“必须得有个正经炼丹炉!”
柳谨摸着下巴,眉头拧成了疙瘩。
可这玩意儿上哪找去?古董市场淘?且不说真假难辨,就算有,那价格估计也得是天价,而且多半是凡物,承受不住灵气灌注。
他这边正愁,玄尘端着刚沏好的茶走了进来。
“师尊,请用茶。”
玄尘将茶杯轻轻放在柳谨面前,察觉到他面色有异,便小心问道:“师尊似有烦心之事?”
柳谨叹了口气,指了指窗外的人参地:“人参快熟了,我想试着炼丹,可这炼丹炉……唉,无处可寻啊。”
“炼丹炉?”
玄尘闻言,沉吟片刻,眼中忽然闪过一丝灵光,猛地一拍大腿,“师尊!
弟子或许知道何处有炉!”
“哦?快说!”
柳谨精神一振。
“在我那青松观的大殿里,一直放着一个巨大的三足铜炉,据观中典籍记载,是祖师爷传下来的,一直……一直被当作香炉使用。”
玄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炉子造型古拙,非鼎非彝,沉重异常,观里谁也挪不动它,就一直搁在那儿承接香火。
如今想来,或许……或许正是先辈留下的炼丹之器?”
柳谨一听“祖师爷传下来的”
、“沉重异常”
,眼睛顿时亮了:“香炉?快!
带我去看看!”
当下也顾不上喝茶了,柳谨立刻叫上赵铭开车,带着清虚和玄尘,一行四人风风火火地直奔山下的青松观。
如今的青松观比玄尘离开时更加冷清,只剩一个小道童看门。
见老观主回来,还带了这么多人,小道童吓得有点不知所措。
玄尘安抚了他两句,便引着柳谨直奔大殿。
果然,在大殿中央,供奉着三清神像的香案前,赫然摆放着一个近一人高的巨大三足铜炉。
炉身布满厚厚的香灰和经年累月留下的油污垢,几乎看不出本来颜色,但依稀可见一些模糊的纹路。
炉内更是积满了香灰和未燃尽的香杆,散着浓郁的檀香味。
赵铭捂着鼻子:“嚯,这味儿可真冲鼻子。
这大家伙怕是得有几百斤吧?”
清虚也咋舌:“这当香炉是挺气派,可怎么清理啊?”
柳谨却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他的目光死死盯在那铜炉上。
在他的感知中,这铜炉绝非凡物!
其材质并非普通青铜,竟隐隐能吸纳储存一丝微弱的灵气,炉身那些被污垢覆盖的纹路,在他眼中正散出只有他能看见的微弱灵光——那绝对是引导和控制灵气运行的符文!
“暴殄天物!
真是暴殄天物!”
柳谨心疼得直抽抽,“如此宝炉,竟被拿来插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