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刚过,望海坡村的麦田还覆着一层薄霜,合作社的仓库就迎来了开春后的第一批玉米种——依旧是从“丰农种业”
采购的“金穗4号”
。
货车刚停稳,厂家的技术员小刘就拎着检测工具箱跳了下来,不等三秒和陈老五上前,就笑着说:“陈叔、三秒哥,这次我不光送种子,还得现场测芽率,咱们说好的‘双重保障’,可不能少了这第一步!”
陈老五赶紧迎上去,接过小刘手里的工具箱,指了指仓库旁早已准备好的检测区:“早给你腾好地方了!
恒温箱、培养皿、湿度计都调试好了,就等你来了。
这次的种子,可得好好测测,让社员们更放心。”
原来,年前合作社和“丰农种业”
续签供货协议时,三秒特意提出了“双重检测”
的要求:厂家每次送种子,必须派技术员到场,现场抽取样品检测芽率,确保数据真实可查;合作社同时留存部分种子样品,当天就送往镇农技站进行二次检测,重点核查芽率、水分含量和病虫害残留,两项检测结果都合格,才会给社员分种子。
“这‘双重保障’,是上次假种子事件给咱们的教训。”
三秒一边帮小刘摆放检测工具,一边对围过来看热闹的社员说,“光靠厂家的质检报告还不够,咱们自己测、农技站再测,相当于给种子质量上了两道锁,就算有问题,也能及时现,绝不把不合格的种子种到地里。”
小刘打开种子袋,用电子秤精确称出1oo粒种子,均匀铺在铺了湿滤纸的培养皿里,再盖上盖子,放进恒温箱:“恒温箱温度设定在25c,湿度保持在8o,这是玉米种芽的最佳条件,48小时后就能看芽率了。
咱们现场等结果,也好让大伙亲眼看看,这种子质量到底怎么样。”
社员们凑在恒温箱旁,好奇地看着里面的培养皿。
赵二婶指着恒温箱上的显示屏:“这温度、湿度都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比咱们自己在家试种靠谱多了!
有这设备测着,咱们领种子的时候,心里更有底了。”
“可不是嘛!”
李大叔也跟着说,“去年老王买的假种子,要是当时有这检测,一测芽率就知道是假的,也不会亏那么多了。
现在有厂家和农技站双重把关,咱们再也不用怕买到假种子了。”
陈老五趁机拿出他的“种子监督”
笔记本,翻到“检测记录”
那一页:“这次的检测数据,我会详细记下来,包括抽样时间、种子数量、恒温箱参数,还有最后的芽率,以后每次购种都这么记,社员们随时能查。
农技站的检测报告回来后,我也会复印一份贴在公告栏上,让大伙看得明明白白。”
48小时很快过去。
第二天一早,合作社的院坝里又挤满了社员——大家都想知道这次种子的芽率怎么样。
小刘打开恒温箱,取出培养皿,仔细数着芽的种子:“1、2、3……97!
1oo粒种子了97粒,芽率97,远国家标准的85,合格!”
“太好了!”
社员们一下子欢呼起来。
老王凑上去,看着培养皿里嫩绿的芽尖,心里满是感慨:“要是去年的假种子,能有这芽率,我也不会愁得睡不着觉了。
现在有这双重检测,咱们种庄稼,真是越来越踏实了。”
小刘把检测结果填进《现场检测报告》,签字盖章后递给三秒:“这报告你们留一份,我带一份回厂家备案。
后续农技站的二次检测要是有问题,随时跟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换货。”
三秒接过报告,转手递给陈老五:“你赶紧把样品装袋,贴上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