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的第一场雨刚过,空气里还带着泥土的湿润。
三秒早早地就在合作社院坝里等着,脚边放着两个装满矿泉水和面包的帆布包——今天要去县城的“丰农种业”
考察,这是农技站张技术员推荐的正规种子厂家,也是合作社“统一购种”
新规落地后,选定的个合作对象。
“三秒,都准备好了没?”
陈老五背着他的“种子监督”
笔记本,快步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名社员代表:西坡的李大叔和南头的小林。
李大叔手里攥着个旧算盘,是准备用来核对种子价格的;小林则背着相机,想把厂家的情况拍下来,回去跟其他社员汇报。
“都准备好了,车在村口等着呢。”
三秒拎起帆布包,笑着说,“咱们今天去,不光要看看厂家的生产和仓储,还得把供货协议的细节谈清楚,尤其是质量赔偿这块,绝不能含糊。”
四人坐上前往县城的面包车,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向后退去——金黄的玉米地、挂满果实的苹果树,还有路边忙着晾晒粮食的农户,一派丰收的景象。
李大叔看着窗外,忍不住感慨:“要是去年没买假种子,咱们的玉米也能有这收成。
这次去厂家考察,可得把好关,别再出岔子。”
“放心,张技术员说了,‘丰农种业’是县里的老牌厂家,有正规的生产资质,还得过省农业厅的表彰,应该错不了。”
三秒拿出手机,翻出厂家的资料给大家看,“不过咱们也不能光听别人说,得自己亲眼瞧、亲耳问,把所有细节都核实清楚。”
面包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县城的工业园区。
“丰农种业”
的厂区很大,门口挂着“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的牌子,门口的公示栏上贴着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历年的质量检测报告,鲜红的公章格外醒目。
厂家的销售经理王经理早已在门口等候,看见他们来,热情地迎了上来:“欢迎各位来考察!
我先带你们参观生产车间,咱们的种子从筛选到包装,全是标准化流程,保证每一粒种子都合格。”
跟着王经理走进生产车间,一股淡淡的麦香扑面而来。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
王经理指着一台大型筛选机介绍:“这是咱们引进的智能筛选设备,能通过比重、颗粒大小和饱满度,把不合格的种子全筛出去,筛选精度能达到99以上。”
陈老五凑到筛选机旁,仔细看着从机器里出来的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没有一粒瘪籽或碎籽。
他掏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筛选精度99,设备为智能筛选机,工人操作规范。”
接着,王经理又带他们参观了烘干车间和消毒车间。
烘干车间里,种子被平铺在传送带上,通过恒温热风烘干,传送带上的温度计显示温度稳定在35c。
“烘干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太高会损伤种子的芽率,太低则容易霉。”
王经理解释道,“咱们的烘干标准是让种子的水分含量保持在12左右,这个水分含量既能保证芽率,又方便储存。”
在消毒车间,王经理指着一台紫外线消毒设备说:“所有种子在包装前,都会经过紫外线消毒,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避免播种后出现病虫害。
咱们去年的种子,病虫害生率还不到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李大叔听着,忍不住问:“王经理,你们的种子芽率能保证吗?要是种下去芽率低,咋办?”
“咱们的种子芽率都在95以上,每批次种子出厂前,都会送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