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啥困难,都能一起扛过去。
秀莲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纸条:“三秒哥,这是今天参与抢收的人名单,一共五十六个人,工分都记好了。”
三秒接过纸条,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有刚成年的年轻人,还有七八岁的孩子,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跟着工分数,却没有一个人多要一分。
“行,我知道了。”
三秒把纸条叠好放进兜里,又看了看地里的土豆苗,心里盘算着:明天再请农技站的老张来看看,给土豆苗施点肥,过几天再组织人给地里松土,今年的土豆肯定能丰收。
夕阳西下的时候,猪场的烟囱冒出了袅袅炊烟,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猪饲料香味。
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往家走,路上说说笑笑,有的在说今天抢收的趣事,有的在商量明天要种的庄稼,田埂上的脚步声、说话声,混着远处的狗叫声,构成了一幅热闹又温馨的乡村图景。
三秒走在最后,看着村民们的背影,突然想起刚回村的时候,父亲跟他说的话:“村里的人就像地里的庄稼,得一起浇水、一起施肥,才能长得好。”
那时候他还不太懂,现在终于明白了——合作社不是一个人的合作社,是所有人的家,遇事不用喊,大伙都往一处奔,这就是最珍贵的默契,也是合作社能一直走下去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