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望海坡的梯田里泛起新绿,土豆苗在春雨的滋润下冒出嫩芽。
合作社的办公室里,三秒正对着墙上的“供需日历”
写写画画——日历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县城和贵阳的土豆需求变化:县城冬季用土豆炖菜、做土豆泥的多,需求比平时高两成;贵阳夏季气温高,凉拌土豆丝、烤土豆卖得火,销量会上涨三成。
“三秒,你这日历弄得还真详细,连每个月的需求变化都标出来了。”
春花端着刚泡好的玉米须茶走进来,看着日历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忍不住赞叹。
三秒放下笔,接过茶杯笑了笑:“以前分货只看订单量,没考虑季节需求,结果冬天县城货不够,夏天贵阳又断供,两边都不满意。
现在摸清了规律,按季节需求分货,就能避免这些问题了。”
正说着,赵老板的电话打了过来。
“三秒兄弟,最近天气转暖,县城的土豆销量开始回升了,你这个月能不能多给我供五百斤?”
赵老板的语气带着几分期待。
三秒看了眼日历上县城春季的需求标注,笑着说:“王哥,没问题!
这个月给您的货从四千斤提到四千五百斤,保证能满足县城的需求。”
挂了电话,春花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赵老板会要货?”
“你看,”
三秒指着日历上的记录,“去年这个时候,县城的销量就涨了一成,今年天气跟去年差不多,需求肯定也会增加。
再说,赵老板之前因为货少着急过,现在肯定会提前要货。”
果然,没过几天,贵阳市的王采购员也打来电话,说随着气温升高,凉拌菜的销量越来越好,土豆需求大增,想临时补供五百斤。
三秒早就根据日历上的夏季需求预测,预留了一部分货,立刻答应下来:“王哥,我这正好预留了五百斤,明天就安排冷链车货,保证不耽误您上架。”
王采购员惊喜地说:“还是你考虑周到!
之前跟其他供应商合作,夏天要货总得等好几天,你这不仅有货,还能马上,太靠谱了!”
挂了电话,春花一边登记订单,一边忍不住夸道:“你这分货的法子,比李大叔的算盘还精,县城和贵阳两头都没耽误,还让他们都满意。”
三秒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诀窍,就是多观察、多记录。
我把过去两年县城和贵阳的销量数据都整理了一遍,现季节对需求的影响特别大。
冬天县城冷,大家喜欢炖菜,土豆消耗快;夏天贵阳热,凉拌菜、烤土豆受欢迎,销量自然就高。
摸清了这个规律,提前调整分货比例,就能做到供需平衡了。”
为了让分货更精准,三秒还特意制作了“季节需求表”
,详细记录了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土豆销量、用途和价格变化,并把表格分给社员和合作伙伴。
“大家都了解了季节需求,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社员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多种土豆,合作伙伴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多订货,这样效率就高多了。”
三秒解释道。
随着按季节需求分货的方法逐渐成熟,合作社的供货越来越稳定,县城和贵阳的反馈也越来越好。
冬天,县城的市货架上总是摆满望海坡的土豆,顾客再也不用为缺货愁;夏天,贵阳的冷链车总能及时收到补供的土豆,保证凉拌菜、烤土豆的供应。
有一次,赵老板特意来合作社道谢:“三秒兄弟,自从你按季节需求分货后,我这市的土豆销量比去年涨了两成,顾客满意度也高了很多。
之前冬天总断货,顾客都有意见,现在再也没有这种情况了。”
三秒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