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望海坡,漫山遍野的土豆田褪去翠绿,换上了金黄的盛装。
收割机在田埂间穿梭,装满土豆的竹筐在阳光下堆成小山,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泥土和薯类的清香——今年的土豆迎来了大丰收,总产量比预期多了三成,达到了一万斤,这是望海坡种土豆以来最好的收成。
合作社的分拣仓库里,一派繁忙景象。
社员们戴着白色手套,有条不紊地将土豆按大小、品相分类,电子秤的“滴滴”
声和竹筐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
三秒拿着产量报表,脸上难掩喜悦:“今年丰产了,之前答应大家的,优先给县城补供,现在就把县城的供货比例从三成提到四成,赵老板那边能分到四千斤,比之前多一倍还多!”
“太好了!”
社员们纷纷欢呼起来。
王二婶一边分拣土豆,一边笑着说:“赵老板之前因为货少,天天着急,现在能多给他供货,他肯定高兴坏了!”
三秒笑着点头,立刻给赵老板打了电话:“王哥,今年土豆丰产了,给您的货提到四千斤,明天就能安排货,您市的货架终于能摆满了。”
电话那头的赵老板,声音里满是惊喜:“真的?太好了!
我这市的货架空了快一个月,顾客天天催,我正愁着呢!
明天我亲自去合作社拉货,顺便给你带点好东西!”
挂了电话,三秒又给贵阳市的王采购员了消息,告知今年丰产的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增加供货量。
王采购员很快回复:“暂时不用增加,按原计划五千斤货就行,等下个月销量上去了,再跟你说。”
三秒心里松了口气——贵阳的订单稳定,县城的货量也能补足,今年的丰产正好解决了之前供货紧张的问题,实现了供需平衡。
他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土豆,心里充满了感慨:从去年的供不应求,到今年的丰产补供,这一路走来,离不开社员们的努力,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天一早,赵老板就开着货车来到了合作社。
他刚下车,就从驾驶室里抱出一块红绸包裹的木牌匾,笑着对三秒说:“三秒兄弟,这是我特意定做的‘诚信商户’牌匾,送给合作社的!”
三秒惊讶地接过牌匾,掀开红绸——牌匾上“诚信商户”
四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边缘还雕刻着精美的玉米、土豆图案,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
“王哥,您太客气了,这牌匾我不能收,咱们合作是应该的。”
“必须得收!”
赵老板态度坚决,“这牌匾比给我自己的还金贵!
去年货少的时候,我天天跟你闹,你不仅没跟我计较,还答应我今年丰产优先补供,现在说到做到,这就是诚信!
现在做生意,最缺的就是诚信,你们合作社配得上这四个字!”
说着,赵老板亲自把牌匾挂在了合作社的大门上方。
他退后几步,仔细端详着,满意地说:“真好看!
以后不管是谁来合作社,都能看到这牌匾,知道咱望海坡的人讲诚信、守信用!”
社员们围了过来,看着牌匾,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陈老五笑着说:“赵老板说得对,咱合作社就是靠诚信立足的,这牌匾是对咱最好的认可!”
装货的时候,赵老板亲自上阵,帮着社员们把土豆搬上货车。
他一边搬,一边跟三秒聊起了明年的计划:“三秒,明年我打算在县城再开一家分店,专门卖望海坡的农产品,到时候还得靠你多供货啊!”
三秒笑着说:“没问题!
明年我打算再扩种三十亩土豆,还打算种些红薯、玉米,保证能满足您的供货需求。
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