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望海坡,晨雾还没散尽,梯田里的土豆叶就已泛着油亮的绿。
三秒刚带着农户在地里测完土豆的成熟度,就看见合作社门口停着一辆印着“贵阳惠民生鲜”
字样的商务车——是市的王采购员到了。
“王哥,一路辛苦!”
三秒快步迎上去,伸手帮他拎过行李箱。
王采购员穿着休闲西装,却没半点城里人的娇气,刚落地就往土豆地里走,还不忘打趣:“听说你这土豆能当水果吃,我今天特意来验证下,可别让我失望啊!”
两人踩着田埂往深处走,露水打湿了裤脚,王采购员却毫不在意。
他蹲在一棵长势最旺的土豆苗前,徒手拨开根部的泥土,一串裹着湿泥的土豆露了出来——表皮呈浅褐色,个头匀称,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鹅卵石。
“这品相不错啊!”
他赞叹着,从口袋里掏出小刀,削了块生土豆递到嘴边。
三秒心里有点紧张——虽然知道自家土豆品质好,但直接生吃还是第一次见人这么试。
可下一秒,王采购员的眼睛就亮了:“甜度够!
沙瓤足!
一点涩味都没有,比我们本地市卖的土豆强太多了!”
他又削了块递给三秒,“你尝尝,这口感,做土豆泥、烤土豆肯定绝了!”
三秒接过尝了口,清甜里带着淡淡的薯香,确实比往年的品种更优。
这是去年特意从省农科院引进的“高山蜜薯土豆”
,在海拔八百米的梯田里种了近半年,昼夜温差大,光照足,才养出这么好的品质。
“王哥,咱这土豆都是生态种植,没打农药,施的都是农家肥,挖出来就能吃。”
三秒指着远处的蓄水池,“灌溉用的是山泉水,您看这水质,比城里的自来水还干净。”
王采购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蓄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忍不住点头:“环境好,种出来的东西才好,这我信。”
回到合作社,王采购员没急着谈合同,反而拉着三秒去了仓库。
他仔细查看了分拣区的电子秤、分级标准,又翻了翻农户的种植记录,连土豆的储存温度都问得一清二楚。
“我跟你说,我们市对农产品要求特别严,不新鲜、有瑕疵的坚决不收。”
王采购员坐在桌前,打开笔记本,“但你这土豆,品质、种植环境、储存条件都达标,我没什么可挑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这次来,就是想敲定长期合作——每月给我们市供五千斤土豆,单价比你们给县城的价格高五分,7毛5一斤,怎么样?”
三秒心里一喜——这个价格比预期高了不少,而且每月五千斤的订单,能稳定消化近七成的产量。
但他没立刻答应,而是认真地说:“王哥,价格没问题,但我得跟您说清楚,土豆现挖现送最新鲜,可咱这山路远,一天只能送一次。
要是每月五千斤一次送完,储存时间长了会影响口感,我建议分两批货,每周三、周六各送两千五百斤,您看行不行?”
王采购员愣了愣,随即笑着拍了拍三秒的肩膀:“就冲你这靠谱劲,我信你!
很多供应商只想着多货多赚钱,根本不管品质,你倒好,主动为我们考虑,就这么定,每周两批货!”
两人当即拟好合同,王采购员在“品质要求”
一栏特意加了一句:“需为现挖一级果,单个重量不低于三两,无虫眼、无破损”
;三秒则在“交货方式”
里备注:“每周三、周六上午十点前送达市仓储中心,延迟交货按比例扣款”
。
签完合同,王采购员站起身,握着三秒的手说:“三秒兄弟,我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