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深,把幼苗放进去,根要舒展开,填土的时候要踩实,再浇点水,这样幼苗才能活。”
大伙跟着学,有的挖坑,有的放苗,有的浇水,分工明确,干得热火朝天。
小石头也跟着帮忙,他拿着小铲子,在大人挖好的坑边填土,虽然力气小,却做得有模有样。
“小石头,你慢点填,别把苗弄倒了。”
小芳笑着说,帮他把歪了的幼苗扶正。
小石头点点头,更认真地填起土来。
中午的时候,渠上游的紫穗槐幼苗都种好了,一排排整齐的幼苗立在渠岸,像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渠岸的泥土。
三秒看着这些幼苗,心里踏实了不少:“等这些幼苗长大了,根扎深了,渠岸的土就再也不怕被暴雨冲了。”
另一边,春花和王二婶去镇上买雨具和铁锹。
镇上的杂货店老板听说她们是买去护渠的,特意给她们便宜了不少钱,还多送了几把镰刀:“你们护渠是好事,我也出点力,这镰刀用来割渠边的杂草正好。”
春花和王二婶谢过老板,把买好的雨具、铁锹、镰刀装上车,开开心心地往回走。
回到村里,她们把东西搬到村委会的仓库里,分类放好:雨衣、雨鞋放在最前面,方便拿取;铁锹、镰刀靠在墙边,旁边还放了几个竹筐,用来清理渠里的淤泥和树枝。
“以后每次暴雨前,咱们就把这些工具分下去,每人拿一套,巡查的时候也方便。”
春花笑着说,把工具清单贴在仓库门上,上面写着每种工具的数量,谁拿走了就登记下来,免得弄丢。
接下来的几天,乡亲们又在渠上游种了些沙棘、柠条,这些都是耐旱、根系达的灌木,适合在渠岸生长。
三秒还在渠上游立了几块木牌,上面写着“爱护灌木,保护渠岸”
,提醒大家不要破坏刚种好的幼苗。
为了让大家在暴雨来临时能及时应对,三秒还组织了一次“暴雨演练”
。
他让乡亲们分成几组,每组负责一段渠,演练时模拟暴雨来临的场景:有的组拿着铁锹清理渠里的淤泥,有的组用镰刀割掉堵在分洪沟口的杂草,有的组扛着沙袋去加固渠岸,还有的组拿着雨具,在渠边巡查,现问题及时报告。
“大家动作快点!
分洪沟口被杂草堵住了,赶紧清理!”
三秒拿着喇叭喊道,声音里满是紧张。
负责清理分洪沟的组赶紧跑过去,用镰刀把杂草割掉,再用铁锹把杂草清走,分洪沟很快就通畅了。
演练结束后,三秒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总结演练中的问题:“刚才有的组动作太慢,分洪沟堵了半天才清理好,要是真的暴雨来了,早就出问题了。
以后咱们要多练几次,熟悉流程,这样才能在暴雨来临时应对自如。”
乡亲们都点点头,纷纷说以后要多参加演练,把护渠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
陈老五笑着说:“以前我总觉得护渠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才知道,这是咱们两村所有人的事,以后有演练,我肯定第一个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渠上游的灌木长得越来越茂盛,嫩绿的枝叶爬满了渠岸,根系牢牢抓住泥土,渠岸的土变得越来越结实。
仓库里的雨具、铁锹也准备得妥妥当当,每次巡查,乡亲们都会带上一套,随时准备应对突情况。
入冬的第一场暴雨来了,雨点比上次还大,却没有出现之前的情况——渠上游的灌木挡住了冲刷的泥土,渠里没有积多少淤泥;分洪沟口没有被杂草堵住,水流顺畅;乡亲们穿着雨衣、雨鞋,拿着铁锹,在渠边巡查,现有小的淤堵,很快就清理干净了。
暴雨停后,大伙来到渠边检查,渠壁完好无损,渠底干净整洁,没有一点漏水、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