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上“噼里啪啦”
响。
三秒和刘梅值夜班,两人每隔半小时就爬上木梯,检查马灯有没有被风吹歪、被雨水打湿。
刘梅踩着木梯,一手扶着灯杆,一手擦着玻璃罩上的雨水,笑着说:“这灯现在可是咱们望海坡的‘招牌’,可不能让它灭了。”
三秒在下面扶着木梯,叮嘱道:“小心点,别滑着。
咱们守着这灯,就是守着大家的信任,可不能马虎。”
两人折腾了半宿,马灯始终亮着,暖黄的光在雨幕里,像一团不会熄灭的火苗,让路过的人看了,心里都格外安稳。
暴雨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太阳刚冒头,赵老板就开着货车来了。
他看见仓库顶的马灯还亮着,玻璃罩上沾着水珠,却依旧透着光,忍不住走过去,摸了摸灯杆:“昨晚雨这么大,你们这灯还亮着,真是不容易。
就冲这份踏实,我今天多收两百斤土豆。”
三秒笑着说:“赵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灯亮着,就是让你们放心。”
那天,赵老板不仅多收了土豆,还跟三秒约定,明年春天的土豆种,他来帮忙联系优质品种,让望海坡的土豆质量更上一层楼。
随着夜灯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望海坡收土豆的收购商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好几辆货车同时停在仓库门口,收购商们围着三秒,都想先收他家的土豆。
有次,县城的张老板特意提前三天来预约,还带来了自家种的苹果,笑着说:“三秒,我就信你们的夜灯,也信你们的土豆。
你给我留两千斤,我三天后来拉,价格你说了算。”
三秒把苹果分给社员们,笑着跟张老板说:“张哥,价格按市场价来,咱们不搞特殊。
但你放心,给你的土豆都是挑最好的,保证新鲜。”
张老板听了,更满意了:“就喜欢你这实在劲儿!
以后我在县城的市,就只卖你们望海坡的土豆。”
夜里的马灯,不仅让收购商放心,也让村里的人心里踏实。
有次,王二婶的孙子小宇夜里烧,王二婶抱着孩子往镇上的医院跑,路过仓库时,看见那盏马灯亮着,心里一下子就不慌了。
她说:“看见灯亮着,就知道有人在巡夜,村里是安全的,我抱着孩子走夜路也不怕了。”
后来,村里的人要是夜里出门,都会特意往仓库的方向望一眼——看见马灯亮着,就觉得心里有底。
有户人家夜里丢了鸡,巡夜的刘梅和春花提着马灯帮忙找,马灯的光在村里的小路上晃悠,最后竟然在村口的柴垛里找到了鸡。
那户人家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的马灯,不然这鸡还找不回来呢。”
三秒看着夜灯带来的改变,心里很是欣慰。
他特意在巡夜本上记了一笔:“夜灯每日检查,确保夜里常亮。
此灯非仅为记号,更是望海坡之信。”
春花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马灯,旁边写着“平安灯”
三个字。
转眼到了冬天,土豆快卖完了,仓库里只剩下最后几袋土豆。
有天夜里,三秒和春花值最后一班夜,两人坐在仓库门口,看着顶上的马灯,心里满是感慨。
春花说:“没想到这盏灯能帮这么多忙,不仅让收购商放心,还成了村里的‘平安灯’。”
三秒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星空:“明年春天,咱们再种土豆,还把这灯挂起来。
以后不管种什么,都得守着这份踏实,不辜负别人的信任。”
那天夜里,两人聊到很晚,马灯的光一直亮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把灯熄灭——这是整个土豆季,夜灯第一次在夜里熄灭。
可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