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了。
三秒的巡夜本上,记录的内容也越来越详细——哪天的土温是多少,哪块地的麦苗长得快,哪户人家备了多少秸秆,都记得清清楚楚。
春花还在本子上画了简单的地图,标注出容易结霜的地块,方便大家重点巡查。
有天晚上,三秒巡夜时遇到了邻村的老周头。
老周头也是来巡夜的,看见三秒,赶紧走过来:“三秒,听说你们村提前备了秸秆,还多巡夜防霜,保住了麦苗?我们村昨天有几户人家的苗被霜打了,正愁着呢!”
三秒点点头,把他们防霜的法子跟老周头说了。
老周头听了,一拍大腿:“哎呀!
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这就回去跟村里的人说,也多巡夜,备点秸秆,可不能再让苗冻着了。”
三秒笑着说:“要是需要秸秆,我们村还有多余的,你们可以先拿去用。”
老周头感激地说:“那可太谢谢你了!
以后你们村有需要,我们也一定帮忙!”
没过几天,老周头就带着邻村的人来拉秸秆,还特意给三秒和春花送了一筐自家种的苹果。
“这苹果是刚摘的,甜着呢!
你们尝尝。”
老周头笑着说。
三秒和春花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让他们拉了更多的秸秆回去。
秋分后的夜越来越长,巡夜的时间也越来越久,可社员们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有时候巡夜遇到一起,大家还会坐在田埂上聊聊天,说说地里的收成,聊聊家里的琐事。
马灯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像是一家人团聚一样。
有次,三秒巡夜时现村东头的麦地有几棵麦苗得了病,叶子上长了黄斑。
他赶紧在巡夜本上记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去镇上的农技站请教。
农技站的技术员告诉他,这是小麦常见的叶斑病,得赶紧喷药防治,不然会传染给其他麦苗。
三秒回到村里,赶紧通知大家,还把技术员教的防治方法写在巡夜本上,贴在仓库门口。
社员们一看,都赶紧去买农药,给麦苗喷药。
王二婶家没有喷雾器,春花就把自家的借给她,还帮她一起喷药。
没过几天,生病的麦苗就好了,地里的青苗长得更壮了。
“要不是三秒巡夜现得早,咱们的麦苗说不定就遭殃了。”
张婶看着绿油油的麦苗,感慨地说。
李叔也说:“这巡夜本真是个宝,记的都是有用的东西,以后咱们得一直传下去,让村里的人种地都有个照应。”
三秒听了,心里很是欣慰。
他翻开巡夜本,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有他写的,有春花写的,还有社员们补充的,忽然觉得,这个本子不仅记录着巡夜的情况,更记录着大家对土地的热爱,对日子的期盼。
转眼到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夜里已经开始下小雪了。
三秒和春花组织社员们,把仓库里剩下的秸秆都盖在了麦苗上,还在地里挖了排水沟,防止雪水结冰冻坏麦苗。
巡夜的时候,大家会特意查看秸秆有没有被风吹开,排水沟有没有堵塞,确保麦苗能安全过冬。
有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早上,地里白茫茫的一片。
社员们都早早地起来,去地里查看麦苗。
掀开秸秆一看,底下的麦苗还是绿油油的,一点都没被冻着。
“太好了!
苗没事!”
大家都高兴地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三秒和春花站在地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春花笑着说:“咱们的盘算没白费,多巡夜,备秸秆,总算保住了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