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您以前巡夜,是不是经常提着这盏马灯?”
他问,手指轻轻碰了碰马灯的灯杆,木头摸起来很光滑,是常年摩挲的痕迹。
爷爷点了点头,嘴角露出笑意:“你小时候总跟着我,非要帮我提马灯,结果走两步就把灯芯吹灭了,还哭着跟我说‘灯坏了’。
那时候你才这么高,抱着马灯,跟抱着个宝贝似的。”
爷爷用手比划了一下,大概到三秒的膝盖那么高。
三秒也笑了,想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他总觉得马灯很神奇,暖黄色的光能照亮那么大一片地,还能跟着爷爷一起“保护”
庄稼。
有次他把马灯提回家里,晚上睡觉都要放在床头,结果夜里不小心碰倒了,把灯杆磕掉了一块漆,还被奶奶说了一顿,哭了好久,后来还是爷爷用红漆补了补,才又能用。
“这盏灯救过不少庄稼。”
爷爷摸着马灯的灯杆,像是在摸老朋友的手,“有年夏天,下大暴雨,山水冲下来,快淹到地里了。
我夜里巡地,马灯的光一照,看见田埂边的土在往下塌,赶紧叫人来加固,才没让山水把土豆地冲了。
要是晚一步,那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三秒看着马灯的光,忽然觉得这盏老灯不只是个照明的工具,更像是爷爷的老伙计,陪着他守护了一辈子庄稼。
“爷爷,您把马灯留给我吧,今晚我用它巡夜,肯定能看好地里的土豆。”
他说着,眼里满是期待。
爷爷笑了,把马灯递给三秒:“本来就是要给你的。
你现在长大了,能撑起家里的地了,这盏灯也该传给你了。
记住,夜里巡地,马灯的光要稳,别晃得太厉害,照的时候要慢,看清每一棵苗,每一寸土,才能知道地里有没有事。”
三秒接过马灯,心里沉甸甸的,好像接过了一份责任。
他站起来,找了根结实的竹竿,把马灯挂在竹竿顶上,举起来试了试——马灯的光稳稳地照在地里,比刚才放在腿上照得更远,更清楚。
“爷爷,您看,这样照得更宽了!”
他兴奋地说,举着竹竿在田埂上走了两步,暖黄色的光跟着他移动,把梯田照得一片亮堂。
爷爷看着他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嗯,就是这样。
夜里巡地要走得慢,每走几步就停下来看看,别漏掉任何地方。
要是看见马灯的光突然晃得厉害,就停下来听听,说不定是有牲口或者野兽靠近,要小心点。”
三秒认真地点头,把爷爷的话记在心里。
“您赶紧回去吧,我在这儿巡夜,保证明天早上让您看见好好的土豆地。”
他扶着爷爷站起来,帮他理了理外套,“路上慢点,我送您到村口。”
爷爷摆了摆手:“不用送,我自己能走。
你赶紧去巡地,别耽误了。”
说着,爷爷拄着拐杖,慢慢往村口走。
三秒站在田埂上,举着马灯,看着爷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才转身,开始认真地巡地。
他举着挂着马灯的竹竿,走得很慢,每走三步就停下来,把马灯的光往土豆地里照——叶子上没有虫眼,土也没有被翻动的痕迹,田埂边的排水沟很通畅,没有堵塞。
马灯的光很稳,照在地里,连土豆苗底下刚冒出来的小杂草都能看清,比手电方便多了。
走到梯田中间的时候,马灯的光忽然晃了晃,三秒赶紧停下来,屏住呼吸听——“窸窸窣窣”
的声音从田埂边传来,像是有小动物在动。
他慢慢把马灯的光移过去,看见一只田鼠正叼着一颗小土豆,准备往洞里跑。
三秒轻轻走过去,捡起一块小石子,轻轻扔在田鼠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