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的确良在风里招展,像片流动的彩虹。
三秒把孩子们领到菜市场的角落,那里已经有几个卖野菜的乡亲了。
“先认秤,”
三秒从自行车后座取下杆秤,这是他用卖桃的钱买的,红木秤杆上的星点亮晶晶的,“看见这秤砣没?往这边挪,斤两就重,往那边挪,斤两就轻。”
他把秤砣挂在秤杆上,让孩子们轮流提着试。
“这是一斤,”
三秒抓起一把荠菜放在秤盘里,“要是人家想买半斤,就得把秤砣往回缩一半。”
丫蛋踮着脚尖看得认真,小手指在秤杆上点来点去,像在数天上的星星。
突然她咯咯地笑起来:“我知道了,这就像分糖果,一人一半才公平!”
第一个买主是个挎着竹篮的老太太,她在摊子前转了转,指着二丫的荠菜问:“这菜新鲜不?”
二丫脸一下子红了,结结巴巴地说:“是……是今早刚掐的,还带着露水呢。”
老太太笑着称了五把,给了一块二毛钱。
二丫捏着钱,手心里全是汗,高兴得直跺脚。
不一会儿,孩子们的野菜就卖得差不多了。
狗剩的马齿苋被个菜贩子全包了,给了三块五;丫蛋的面条菜虽然少,但碰见个喜欢吃的阿姨,五把卖了一块三;二丫最厉害,不仅卖光了荠菜,还跟人家多要了一毛钱,说是给妹妹买糖吃。
三秒带着孩子们来到供销社。
柜台里的文具摆得整整齐齐,铅笔削得尖尖的,本子封面上印着天安门和五星红旗。
二丫选了本算术本,翻开第一页,小心翼翼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狗剩想要本《西游记》,可钱不够,三秒掏出自己的钱添上,说这是奖励他卖菜最勤快;丫蛋选了支带橡皮的铅笔,粉嘟嘟的,像朵小花儿。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丫蛋举着铅笔蹦蹦跳跳,辫子上的小蓝花掉了,她也没觉。
二丫把算术本揣在怀里,走路都怕颠着;狗剩捧着《西游记》,让三秒念上面的故事,三秒念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几个孩子都听得入了迷,连脚下的石子硌脚都忘了。
路过村口的老槐树,三秒突然停下脚步。
他看见树底下放着个竹篮,里面是些刚掐的灰灰菜,篮子上压着张纸条,是村西头哑巴婶写的,歪歪扭扭的字:“给娃们换点笔钱。”
三秒心里一热,从布袋里拿出两个刚买的肉包,放在篮子里,这是他给自己留的晚饭。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孩子们的笑声还在巷子里回荡。
二丫娘站在门口张望,看见女儿举着新本子跑过来,眼圈一下子红了;狗剩爹正蹲在门槛上抽烟,看见儿子捧着本厚书回来,吧嗒吧嗒抽得更凶了,烟灰掉在裤腿上也没察觉;丫蛋的奶奶摸着孙女手里的铅笔,粗糙的手在笔杆上轻轻摩挲,像在抚摸稀世的珍宝。
三秒坐在自家院子里,看着窗台上孩子们送的野菜,心里像揣了个暖炉。
他想起陈老五说过,人就像种子,得在合适的土里才能芽。
现在他觉得,孩子们就像那些鲜嫩的野菜,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就能长出无限的希望。
夜风带着麦香吹过院子,桃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像在说些什么悄悄话。
三秒摸出今天卖桃的钱,数了数,又把其中几张塞进了贴身的口袋,那是他攒着给学校买图书的钱。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虽然稚嫩,却像春天的竹笋,一节一节地往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