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春花,是叔没弄明白,瞎嚷嚷了,你别往心里去。
这特供种好,省钱还高产,是咱占便宜了。”
“老栓叔,没事,”
春花笑着说,“大伙有疑问是应该的,以后合作社采购啥东西,我一定提前跟大伙说,重要的采购还会请几户村民一起去,让大家都放心。”
村民们也纷纷点头,有人说:“春花考虑得周到,这脱毒种买得值!”
也有人说:“明年种出来要是真高产,咱以后就认准农科所的种!”
春花把收据和采购单都钉在公告板上,又在旁边贴了张纸条,写着“农科所技术员指导时间:11月2o日上午9点,地点:合作社土豆地”
。
“大伙要是还有啥不明白的,随时找我,也可以去县农科所官网查‘豫薯13号’的资料。
11月2o号技术员来的时候,大伙也可以去问,有啥种植问题都能请教。”
阳光渐渐升高,祠堂门口的青石板不再冰凉。
村民们围着公告板,有的讨论着明年的土豆收成,有的盘算着能多赚多少钱,之前的质疑声早就没了踪影。
李老栓蹲在台阶上,重新点燃烟袋锅,看着公告板上的收据,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他想起明年春天地里满是大土豆的场景,心里比抽了旱烟还舒坦。
后来,春花在合作社办公室专门设了个“采购公示栏”
,把每次采购的票据、品种、价格都贴在上面,还留了意见本,村民有啥建议都能写下来。
大伙都说,有春花这么细心的人管着,合作社的钱花得明明白白,以后种庄稼也更有底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