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
要大家务必拿出十二分精神,召集越多的同仁,把声势造得越大越好。
很快,松江那边传来消息。
松江府丶江南织造局丶两浙巡海都司联袂上疏,说东南地方有贼人聚众作乱,意图抄掠棉纺厂,打砸松江府衙丶上海市舶局和上海棉纺厂...
聚在徐府的士绅们肺都要气炸了。
「如此颠倒黑白,善恶不分,还有没有天理!」
「国政乱成这个样子,我们必须要奋起反击,拨乱反正,扬清激浊。已经秋天了,从今年开始我们不缴田赋!」
「对!我们苏杭常松之地,承担了朝廷三分之一的田赋。我们辛辛苦苦耕种的稻米,循律遵法缴纳的赋税,却供养了一群白眼狼!」
「没错!我们东南赋税繁重,天下第一!
没有东南百姓辛勤劳作,缴纳田赋,京师百官,还有九边的丘八们吃什麽?
屎都没得吃!
喂饱了这些北人,现在却跑来欺负我们!
这皇粮田赋,我们不缴了!」
土绅们都兴奋起来。
对啊!
朝廷每年要从江南调运四百万石漕粮北上,养活京师和九边百万官吏和兵卒。
江南不缴粮,一下子捏住了皇上和朝廷的命脉,
「除非答应我们的条件,诛杀堵胤锡丶沈有容丶贺虎臣丶阎应元等疗贼,首级传东南,再把棉纺厂拆分,赔偿给地方,废除市舶局乱政..:
否则的话我们一粒粮食都不缴了!」
「说得对!」
「说得好!」
「我们写万民请愿书,不诛奸贼,誓不纳粮!」
「好,马上写,我就让家人族人们签字画押,叫我府上的佃户们也签字,敢不签,明年就不租田地给他们,饿死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
「没错,我们要叫十万,上百万百姓签字画押,叫深居后宫,不知民间疾苦的皇帝知道什麽叫民意如潮!」
高攀龙看着兴奋地满脸通红,奔走相告,挥毫写万民书的士绅们,心里隐隐觉得不妥。
可是气氛都到这个地步了,他要是出言劝阻,有可能会被打黑拳的。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位致仕侍郎挥舞着一封信,激动地大喊道。
众人被他歇斯底里的喊声震住了,院子里暂时寂静。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