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臣在。」
「保安司的梁之挺先过去,他把京师警察厅办得很好。这次过去把南京的警察厅也操办起来。
案件侦办归警察部门,证据确凿了再移交检法局,检法局核实后再提请公诉,交由大理寺和司理部门审判。
这是朕定下的规矩。
你们一件案子一件案子开始遵行。」
「遵旨。」
「刑部派一个侍郎,都察院派一个左副都御史,作酉卿先生的副手,也行使监督之权。」
「遵旨。」
「迁扬州知府苗可秀为应天府巡抚..」
一番部署,众人明白皇上这是奔着办成铁案去的。
「皇上,目前来看,南闱舞弊案,目前没有确凿证据,不如如何下手?」
刑部尚书李养正实话实说。
说得没错,告状的那些秀才只是觉得,真没有抓到什麽证据,所以那些衙门才敢如此踢皮球,
甚至连状纸都不接。
不过李养正等人在心里猜测,魏公公手里会不会抓着什麽真凭实据?
人家手里可是有东厂和锦衣卫番子。
「有证据。」
郭明振出声替朱由校回答。
「郭都使,你给众臣们说说,是什麽证据。」
「是。」
郭明振朗声说起来。
「卖国通贼首犯之一,锦州士绅常谷山,举人出身,曾经做过南京户部主事,跟江南士林缙绅关系密切。
他的侄儿常田闻,是个读书种子,少年便被送去江南读书,拜在叶茂才门下。
万历四十六年,常田闻参加山东乡试。
叶茂才暗地里策划,联络故交房可壮,定要叫爱徒常田闻两榜连捷。
主持方历四十六年山东乡试的主考官是房可壮的同科,主持方历四十七年会试的同考官是叶茂才的学生。
房可壮收了常谷山四千五百两银子,居中运作,常田闻在乡试和会试中两榜连捷。」
听到这里,众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觉得都在情理之中。
锦州偏远之地,就算你努力挤进了江南缙绅世家的圈子里,也要用白花花的银子来表明你的实力和诚意,让那些人知道常家是可用之才,值得抬举。
「房可壮居中运作,联络了不少礼部官员以及乡试和会试考官。天启四年南闱,他时任两淮巡盐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