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塔山城就在海边,绥中城离海也近,旁边还有条入海的六州河。
六州河虽然没有大小凌河水面宽,但三四十米宽的河面丶至少两米的水深,足以让河船驶入。
宁远城(兴城)在海边,城边也有一条河流..:
依靠海运丶水运,加上改革一新丶由熊阎王主持的平辽局军需厅,转运效率远超此前的户部丶巡抚等有司,宁锦行司各城粮草辑重不愁。
袁崇焕和毕自肃有时候会设宴招待开会的诸将,「促进感情」。
毕自肃跟袁崇焕交换一下眼神,开口道。
「学习已经结束,现在讨论机要事宜。」
机要事宜?
有什麽机要事宜?
毕自肃扫了一眼众人,授着胡须悠然地说:「冬季攻势,我军与建奴攻守易型。本官与袁制置商议,宁锦行司当要主动出击,扩大战果,为平辽大事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几经商议,袁制置和本官,意欲重筑广宁卫(北镇)和义州卫(义县)两城,以此为依托,在三岔河河西再筑两到三个卫城,把战线推前到三岔河,与建奴隔河相对。
这是大事,袁制置的意思是我们行司内部先议一议。」
袁崇焕扫了一眼众人,开口道:「毕长史说的很清楚,大家有什麽意见说一说吧。」
何可纲与尤世威丶左辅丶朱梅对视一眼,心里复杂万分。
尤世威是宁锦行司第二把手兼指挥使,也就是打起仗来,他要负责实际的作战指挥。
「毕长史说的这个事,本官今日刚听到,此事关系重大,事关宁锦行司的防御前移,
一时半会,本官也不定,还是先听听其他同袍的意思。」
尤世威的话暗含抱怨。
我是行司第一副手,作战指挥官,这麽大的事居然不事先跟我通个气,会议上才突然提出来。
你这不是搞突然袭击吗?
尤世威是榆林卫将领,辽东军兴后做为西军援军被调过来。
何可纲和朱梅都是辽东本地武官出身,左辅虽然也是榆林卫世袭武官,但是早年就一直在辽东任职作战。
他们三人被袁崇焕举荐提携,视其为恩主。
尤世威被都司调来行司,也算是一种钳制。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打定主意先不开口,等你们说完我再说。反正你们的话加在一起,也没有我的话在平辽局和都司有分量。
左辅和朱梅相继发言。
「此举是好事。宁锦行司仅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