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银却还遥遥无期,几个师公凑了凑钱,却个个穷得毛光鸟净,凑的钱连零头也不够,反让老鬼请了他们一顿杂粮野菜粥,师公们不好意思,打算上报,看城隍府可否拨款相助。老鬼却笑着拒绝,说钱唐内外似他这样的不知有多少,若个个拨款,便是把李城隍自己卖了也给不起。
又访得一独居老媪,抱怨她的儿孙不孝,不肯来探望她,可师公们问邻人,才晓得,她的儿子孙子早已相继失陷海波,她不肯接受,逢人便道儿孙不孝,又整日倚门盼望。师公们没法子揭穿,只好一时说自己欠她儿孙人情,帮她做做活计;一时说被她儿孙嘱托,给她送些米粮肉菜。
再访得一户人家,丈夫几年前病死,剩下妻子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可妻子也渐渐病得厉害,脚痛得无法走路,手痛得不能举起,师公们连忙请来五娘,妻子听得五娘便是传说中的鬼医娘娘,便哀求为她治病,哪怕只让手能动弹也好,家里米粮将尽,不能做工怎么养活孩子?奈何,五娘医术再好,此番也是束手无策,妻子的病是常年拼命做工积劳所至,只能稍作调理缓解。五娘便把这一家子接到了慈幼院,可在当夜,妻子便在床头自缢,孩子有了着落,她终于可以放心去死了。
诸如此类,疾苦繁多。
麻衣师公们很快发现,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其实很少,多的是给老弱挑挑水,为妇孺劈劈柴,除此之外,便是陪着说说话、叹叹气。
李长安惊讶望见。
天上莲池青黄各半。
…………
“十三家好大的口气,一个月?一个月就想把城隍的位置从咱们手里抢走?看惯了磕头,便以为人人听话事事如意?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虚名攒了千年又如何?哪里及得上咱们提着脑袋为钱塘做的实事?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
黄尾得意洋洋。
这几日来,东西两城隍争香火,就属他和五娘贡献最大。
五娘是四处奔走,为百姓诊病施药,叫鬼医娘娘的名头越发响亮,许多信徒在供奉城隍之余,也在神龛里陪祀了一尊鬼医娘娘像。若干年后,今日模糊成故事,说不定会讹传成城隍公、城隍婆云云。
而黄尾则是为“竞选”出谋划策,他脑子灵光,熟悉世情,更兼脸皮厚、下限低,好主意、馊主意一刻冒不停。只可惜,华翁还是太方正了些,叫他的“才华”不能尽情发挥。
尽管如此。
取得的成绩也叫大伙儿大为鼓舞,以为就算面对是十三家那样的庞然大物,小而坚韧的城隍府也未必会输。
就像昔日解冤仇对上窟窿城。
直到……
欢呼是从最东边的迎潮坊开始的,不到半个时辰,便传到了最西边的富贵坊。
传递如此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