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妈妈,我今天装开心,其实我不想上学。”
-“长官,我觉得命令不对,但我服从了。”
-“我爱你,但我必须离开。”
这些话语并未经过任何传输系统,却直接显现在岩壁之上。
“它在收集……真实的犹豫。”周明远低声道。
突然,整座岩穴剧烈震动。种子表面的裂纹迅速扩张,一声清脆的“咔”响后,外壳彻底崩解。
一朵全新的花从中缓缓升起。
它不再如蓝花般璀璨夺目,反而近乎透明,花瓣薄如蝉翼,脉络中流淌着淡淡的灰白色光晕。最奇异的是,它的花心并非单一点光源,而是由无数微小的光斑组成,彼此独立闪烁,永不融合。
阿梨屏住呼吸。
那花轻轻摇曳,一片花瓣飘落,触地即化为一道光流,顺着地脉奔涌而去,直通地表。
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
一夜之间,全球各地的地底深处,皆有同样的光流苏醒。它们不连接卫星,不依赖科技,而是沿着古老的地壳断层悄然蔓延,最终在人类未曾察觉的角落,孕育出一朵朵形态各异的透明之花。
人们称它们为“**问之花**”。
与思辨花不同,“问之花”从不开口,也不吸收话语。它们只是存在。当你靠近时,心头会自然浮现出一个问题??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你自己早已压抑多年、却始终不敢面对的那个。
有人面对它时泪流满面,问出了“我是不是不够好”;有人颤抖着说出“我一直嫉妒妹妹”;也有士兵跪在花前,终于承认:“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害怕逃跑。”
这些花不记录,不评判,不开导。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无声的质问。
一年后的春分,阿梨宣布关闭最后一座传统讲述亭。原址改建为一座开放式花园,中央立碑,上书三行字:
>**“你说,我就在。”**
>**“你不说,我也在。”**
>**“你怀疑,我们都在。”**
碑后种下一株幼苗,据说是“问之花”的地上变种,能在阳光下生长。园丁说,它开花时,花瓣会映出观者心中最深的问题。
那天,无数人前来瞻仰。有个老人抚摸石碑良久,转身对孙女说:“以前我们拼命想让全世界听见自己。现在我才懂,最重要的,是听见自己。”
孙女仰头:“那赵承志呢?他还重要吗?”
老人微笑:“他教会我们开口。而现在,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声音活下去。”
夜深人静,阿梨最后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