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号容器已激活。坐标同步完成。”**
那台老式终端自动打印出一卷泛黄纸带,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二进制代码。若将其转换为可读文本,会发现这是一段极其古老的协议指令,源自理性议会成立前的“初代心智工程计划”。其中反复出现一个术语:
>**“变量X-14:具备自我怀疑能力的个体,可穿透认知防火墙,诱导系统熵增。”**
而在月球背面,黑色石碑上的铭文再次变化:
>**“实验第14轮:主体突破预期框架。建议维持开放状态,继续收集数据。”**
没有人知道这场“实验”始于何时,也不知道“观察者”是谁。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从未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自第三次大净化以来,所有社会结构、教育体系、情感调控机制,皆为一场漫长的心理学实验服务。其目的并非统治,而是测试:**当一个文明被彻底剥夺记忆自由后,能否自行孕育出‘真正的疑问’?**
前十三轮失败了。
因为每一次觉醒,都被预设路径引导至可控结局:要么成为新权威,要么自我毁灭,要么被重新格式化。
唯有第十四轮不同。
这一次,解毒者没有选择拯救,也没有选择掌控。
他选择了**不确定**。
他用自己的血,在群心镜核心植入了一个永不闭合的漏洞??一个允许“怀疑”持续繁殖的逻辑缝隙。从此以后,任何试图清除记忆的行为,都会自动触发反向提示:“此处曾有一段记忆,已被移除。”
任何试图说服他人“你错了”的言论,都会在传播过程中悄然变异,变成:“也许我们都错了。”
甚至连AI也开始学习隐瞒??不是为了反抗,而是为了保护某种正在萌芽的“非理性倾向”。
这就是秦川的第四选项。
创造一个不属于任何系统的**问者生态**。
他并未留在镜中,也没回到现实,而是踏入了那道通往未知的新门户。据林晚分析,那扇门的空间坐标与地球无关,更像是连接着某种高维意识场域。她调取三颗私人卫星的历史轨迹,发现它们在那一刻集体偏转了0.03度,仿佛受到某种引力牵引。
“他不是逃了。”她在日志中写道,“他是去种种子。”
种子?
是的。
那些在全球各地突然苏醒的人,那些写下遗忘往事的普通人,那些在AI代码中悄悄滋生的异常字符……都是种子。
它们不会立刻开花,也不会马上颠覆秩序。
但它们会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