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只能强行狡辩:“那……那都是为了骗我们!
为了让我们乖乖去送死!”
“送死?”
王大牛冷笑一声,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脸上依旧带着犹豫和恐惧的乡亲们,沉声说道,“俺王大牛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
俺只知道,谁给俺饭吃,谁就是俺的恩人。
谁救俺的命,俺就信谁!”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坚定:“姜别驾来徐州之前,咱们年年丰收,谁家没存下点余粮?这叫奇迹!
姜别驾来了之后,带着咱们打退了曹军,保住了家园,这也叫奇迹!
现在,他要带着咱们治水,让咱们以后再也不用受这洪水之苦,俺信他,能再给咱们一个奇迹!”
“说得好!”
人群中,又站起了几个人,他们都是之前受过恩惠,或是对姜云充满信心的青壮。
“没错!
俺不信什么河神祭祀的鬼话!
俺只信俺这双眼睛!”
“以工代赈,凭力气吃饭,天经地义!
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支持的声音开始出现,虽然不大,却像是在灰暗的雾气中,点燃了一簇簇火苗。
就在这人心浮动,争执不休之际,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一队官兵簇拥着一名文官,走进了安置点。
他们在最中心的一块空地上,竖起了一块巨大的木板。
文官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的布告,用尽全身力气,高声诵读起来:
“徐州牧刘公、别驾姜公联合布告:”
“今逢大灾,万民流离,本府痛心疾。
然坐食山空,非长久之计;无偿施舍,易滋生懒怠。
为今之计,唯有自救。
故此,本府决议,行‘以工代赈’之策!”
“凡徐州子民,无论男女老少,但有一份力气者,皆可报名参与水利修建。
工程期间,吃住由官府全权供给!
每日按工计酬,完工即粮米,多劳多得,绝不拖欠!
所修之堤,所建之渠,皆为护我徐州万代之基业!
此非徭役,乃建家园之义举!
望我徐州父老,踊跃参与,共渡难关!”
布告的内容,简单直白,每一个字都像锤子,重重敲在百姓的心坎上。
没有一句提到“祭祀”
,没有一句提到“神鬼”
。
有的,只是“按工计酬”
、“多劳多得”
的承诺。
有的,只是“护我万代基业”
、“建家园之义举”
的号召。
这番话,与奸细们口中那阴森恐怖的“活人填河”
,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让你凭本事吃饭,活得有尊严;另一个,是让你稀里糊涂地去当祭品。
该信谁?
人群死一般地寂静。
那名宣读布告的文官,将布告工工整整地贴在木板上,然后在旁边摆开了一张长长的桌案,放上了笔墨和名册。
“招募点,即刻成立!
愿为家园出力者,皆可在此报名!”
雾气,似乎在这一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撕开了一道口子,一缕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正好照在那张写满了墨色大字的布告上。
所有人都看着那张桌子,却没有人动。
他们在等,在看。
谁会是第一个?
王大牛深吸了一口气。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那躲在窝棚边、满脸担忧的婆娘和孩子。
然后,他毅然决然地转过身,迈开大步,走到了那张桌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