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的本事,能从能量波动里听出招式的本源——这正是新一代武者最难得的特质:既有蓝星武道的根基,又能兼容星际的异术。
“叮铛说得没错。”
李玄长老的声音从演武场边缘传来,老道长踏着晨光走来,玉剑上悬着三十六枚玉简,“影族本是‘枢纽星’的守护族,百年前突然隐匿,再出现时便多了这层诡异。
这些玉简里,是老辈武者对各族武道的批注,青砚带三枚,记着‘以柔化刚’;石夯带七枚,学着‘刚柔并济’;叮铛……”
他将一枚刻着太极图的玉简递给孩童,“这枚‘易筋经’的星轨译本,或许能帮你看透影族掌法的破绽。”
玉简落在众人手中时,星晶碑突然剧烈震动。
石面上的万族武道图谱急旋转,最终定格在一幅新的星图上——以蓝星为中心,三十六条光带辐射向各星域,每条光带都标注着一个名字:青砚负责“齿轮星”
,石夯镇守“暗物质带边缘”
,叮铛则要深入“枢纽星”
核心……那是张远与长老们连夜定下的路线,也是新一代武者的征途。
“俺爹常说,好男儿的刀要劈向该劈的地方。”
石夯突然将巨斧重重顿在地上,斧刃挑起的星砂与内劲凝成一道光柱,“俺在东海劈过星兽,在沙盘练过合璧阵,这暗物质带的路,俺走定了!”
青砚也握紧了玉简,道袍上的星轨纹路突然亮起:“弟子在武当山悟过‘太极生两仪’,到了齿轮星,便要让机械族知道,‘刚’与‘柔’本就不是死对头。”
他指尖在星印上轻轻一点,一道内劲注入星晶碑,青石板上立刻显出齿轮星的地图,标注着十处适合传授“星轨太极”
的地点——那是他熬了三个通宵,结合机械族的能量节点推算出的。
叮铛摩挲着那枚刻着太极图的玉简,光剑上的蓝穗突然无风自动。
这截剑穗陪他从“归雁号”
到嵩山,断过三次,每次都是青砚用内劲续接,石夯找星砂加固,此刻穗尾的定星珠正对着“枢纽星”
的方向微微烫:“张远叔叔说过,武道就像编剑穗,蓝线是故土,紫线是星轨,少了哪根都不成。
俺去枢纽星,不仅要查影族的事,还要教他们编真正的‘合璧穗’。”
张远看着三个年轻人的身影在晨光里渐渐挺直,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初入星轨的模样。
那时他握着铁剑站在“归雁号”
的甲板上,望着茫茫星海只觉得前路漫漫,而眼前的这些孩子,眼底却只有亮得惊人的光——那是被星轨与内劲同时滋养过的光,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的笃定。
“出前,还有最后一件事。”
张衍从演武场后走出,手里捧着一个乌木盒子。
他打开盒盖的瞬间,三十六柄短剑从盒中飞出,悬浮在众武者面前。
短剑的剑鞘是蓝星的“阴沉木”
,剑刃却是紫微星域的“星晶钢”
,剑柄处都缠着一截蓝穗——那是用当年李玄长老送来的深海冰蚕丝,混着年轻武者们自己的内劲织成的。
“这‘承影剑’,剑鞘能引地脉,剑刃可聚星力。”
张衍的声音带着笑意,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你们每人一柄,既是信物,也是武器。
记住,剑穗朝哪,家就在哪;内劲不断,蓝星的武道就不会断。”
短剑落入手中时,青砚突然屈膝跪地,将额头抵在剑鞘上。
石夯跟着单膝点地,巨斧与短剑并排放置,像在举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叮铛虽不懂这些礼节,却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弯腰,光剑与承影剑交叉成十字,蓝穗在两柄剑间轻轻相触。
“弟子青砚,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