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武道改革
断云谷的晨雾里,第一次响起了不同以往的呼喝声。
张远的铁剑刚劈开第三道晨露,就见演武场东侧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二十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列成三排,由丐帮的鲁长老亲自领着,正在练习玄清观的基础剑法。
最末排那个瘸腿少年总也记不住剑式,每次转身都要踉跄,却咬着牙一遍遍地重复,额角的汗珠子砸在青石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这是丐帮送来的孩子。”
玄真道长不知何时立在演武场边,手里捏着一卷泛黄的竹简,“千机楼毁了他们三个分舵,剩下的孤儿总不能真让他们去沿街乞讨。”
张远收剑时,瞥见鲁长老正蹲在那瘸腿少年身边,用铁杖在地上画着剑路。
往日里这位长老总爱吹嘘丐帮的打狗棒法如何精妙,此刻却指着玄清观的剑谱,说得比谁都认真。
“掌门是想……让各派功法互通?”
张远忽然明白过来。
那日议事堂定下盟约后,玄真道长便提出要编纂《江湖武学总录》,当时多少人暗地里撇嘴——青城派的“流云剑法”
藏了三百年,武当的“太极十三式”
更是传内不传外,谁肯真把压箱底的功夫拿出来?
玄真道长却笑了,指尖在竹简上轻轻叩着:“你看鲁长老教孩子时,用的是丐帮的‘缠’字诀,解的却是我们的‘劈’字剑。
武学本就该如水淌渠,哪有钉死在一块石头上的道理?”
他忽然扬声喊道,“鲁老哥,让孩子们歇会儿,过来尝尝新酿的松针酒!”
鲁长老粗声应着,挥手让少年们自由练习。
那瘸腿少年却不肯停,抱着剑凑到张远身边,红着脸问:“张师兄,方才那个转身,是不是该先沉丹田气?”
张远正要回话,却见青城派的李师叔带着两个弟子匆匆走来。
往日里这位师叔总爱穿着绣着白鹤的锦袍,今日却换了身素色长衫,手里还捧着个紫檀木盒。
“玄真道长,”
李师叔将木盒放在石桌上,打开时里面露出一卷蓝布包裹的册子,“掌门说,这是青城派历代祖师改良的剑谱批注,或许……能给孩子们做个参考。”
他说话时眼神躲闪,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但有个条件,你们的《清心诀》心法,得让我们派来的弟子也学学。”
玄真道长抚掌大笑:“这有何难?让负责藏经阁的师弟抄十份送去青城,再让药庐把调理内息的方子也一并附上。”
李师叔愣了愣,大概没料到会如此顺利。
他望着那群正在练剑的丐帮少年,忽然叹了口气:“从前总觉得,门派的功夫就是命根子。
直到千机楼的机关鸟把藏经阁烧了才明白,功夫藏在纸卷里会被烧,记在心里才不会丢。”
张远这才注意到,演武场西侧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三间新屋。
最东头那间挂着“学舍”
的木牌,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竟是玄清观的俗家弟子在教孩子们认字。
中间那间飘着药香,药庐的陈师父正领着几个少年辨认草药,其中既有武当的小道童,也有昆仑派送来的女弟子。
“这是陈师父的主意。”
玄真道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他说武者光会打打杀杀不行,得懂医理,知世事,不然迟早要被人用阴谋诡计算计。”
正说着,学舍的门忽然被推开,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捧着书卷跑出来,直冲到鲁长老面前:“鲁爷爷,书上说丐帮的‘降龙掌’要配合内力运转,可我总觉得气脉不畅……”
鲁长老刚要回话,青城派的李师叔已经捋着胡须上前:“小姑娘试试这样——沉肩,坠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