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若是李承乾未来止步于前,他的路也就走到头了。
“来人,将大唐一战平定高句丽的消息传回日月山……”正说着,王德全却是突然摇了摇头,道,“算了,此等消息估计都用不着我们,搞不好我们的人还没回去,殿下就收到消息了。
这样,替本官送一张拜帖到齐国公府。”
到了这时候,他其实更想进宫见一见那位,可以他的身份,求见李二倒是还没啥问题,但求见那位,就有些不合适了。
当然,他也就是没有万俟璞的那种觉悟。
要是换了万俟璞,一句太子家臣什么样的借口没有?
说到底,他在长安厮混久了,虽然不是个读书人,却也养成了一些读书人的习惯。
当长孙无忌看到王德全的拜帖之时,当下也是笑道:“这家伙,着相了。”
沉浸官场多年的他,哪儿看不懂王德全的想法,不过说了这么一句后,拿着拜帖的他也是犹豫了。
见是不见呢?
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李二说他立场坚定,这话其实也不全对,他是坚定的保皇派没错。
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未来登临大宝的人是长孙皇后的后人。
可以未必是李承乾,但一定得是自己的外甥。
如今重新回到权力中枢,看似是件好事儿,可也是一把双刃剑。
未来,一旦登临大宝的不是不是李承乾他们几个,那作为外戚的他,必然会遭到清算,这是必然的。
没有哪个帝王会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随时准备拉你下马的臣子。
“既然郎君犹豫,那老仆这就推了去。”老仆见状,当即笑道。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不必,推不推的意义不大,既然拜帖递进来了,想必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没那个必要,这样,马上就要到年关了,后面老夫未必有时间,就今晚吧,准备一桌宴席,今晚,老夫亲自宴请他。”
长安虽然大,但像他们这种高门大院门前,每日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
想瞒过去,基本没可能。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好了。
老仆听他这么说,立马便去做起了安排。
而在同一时间,皇宫之中,李二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当然,他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对他来说,这一切其实都在预料之中。
早在月前,李靖就有密奏,那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决战的日子,这也是他敢在这个时候,换下房玄龄的底气。
也是他一直在等的契机。
只是如此一来,的确有些委屈房玄龄了。
毕竟汉家王朝谋划高句丽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可眼看着就要到了收获的日子之时,李二却是将房玄龄给换了下来。
正在他愧疚的时候,长孙皇后却是出现在了大殿之外。
看着熟悉的两仪殿,长孙皇后竟然有了些陌生的感觉,苦笑一声,长孙迈步而行。
听到通报的李二,闻言也是笑了。
他其实一直都在等长孙,自从他换下了房玄龄以后,他就知道,长孙一定会来的。
当年,也是她力荐房玄龄,要不然,长孙无忌其实早就上来了。
“恭贺陛下,成此伟业。”长孙皇后盈盈笑道,“自前隋以来,数征高句丽,虽屡有建树,却最终无果而还,为此,前隋覆灭,天下动荡。
如今,陛下盖天之功,一战灭其朝食,成我汉家天下金瓯无缺之盛况,实乃彪炳千古之伟绩。
理当焚书祭表,以告天下!”
说完,长孙皇后,深深一拜。
李二见状倒是没有多余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