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或者说,他不愿意去开罪自己的那位兄长。
一母同胞的兄弟杀得,同父异母的兄弟就更杀得了。
更何况他还在外自立了,卷入大唐的皇室之争,那就是找死。
长孙无忌两人倒是能理解李元景的无奈,虽然他们也怀疑这是李元景和李承乾早有预谋的,但站在李元景的立场上,但凡还有选择,怎么也不会和李承乾搅合到一起。
“赵王也不容易啊。”长孙无忌闻言也是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李元景一边骑着马,一边年摇着头,说道,“那位如今太过于强势了,而我大赵王廷,说实话,也不过是在夹缝中求生罢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未来的大赵王廷,处境堪忧啊。”
要说演技,从李渊开始,那都是一脉相承的,不说长孙无忌信不信,至少单从李元景的反应上来看,他确实看不出端倪来。
而他也不介意这些,当即就说道:“殿下确实强势了一些,赵王也别介意,毕竟那普西偌在殿下起事之初就一直追随左右。
而大赵王廷在日月山掳掠大明的孩童,这也着实犯了忌讳,若是殿下什么都不做,又岂能服众?”
长孙无忌这会儿倒像是和李承乾站在统一战线一般,话里话外都是向着李承乾的,确实有些舅舅的样子。
当然,李元景是不会上他当的,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难道还不知道?加上李承乾也专门叮嘱过,一定要小心长孙无忌,有李承乾的态度,他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应对长孙无忌,当下也是急忙摇头道:“齐国公,这事儿本王真不知情,本王有什么理由去日月山劫掠那些孩童嘛?
是能威胁普西偌还是能给我大赵带来什么利益?
要是说本王派人去劫掠那些工匠,本王都不觉得有这么冤枉。
可形势不如人啊,能怎样呢?”
说到这个,长孙无忌也是犹豫了许久。
还别说,这事儿自从普西偌找上李元景后,他们也多方面去打听过,还真不知道是谁干的。
你要说是李承乾吧,李承乾这么做也就只能有了一个借口,但这个借口最终的受益人居然是李元景。
而你要说是李元景吧,李元景也无法预料到李渊什么时候驾崩,而且,李元景也没那么大的胆子。
自立为王本来就是背弃了大唐,这么做又得罪了李承乾,没道理才是。
“哎……”叹了口气,长孙无忌说道,“这事儿,到现在也说不清楚,不过也的确怪不了殿下,都不容易……”
听长孙无忌这么说,李元景心中冷笑,这才转移了话题:“对了,两位国公今日造访,不知有何吩咐?”
“赵王说笑了,我等岂敢有什么吩咐。”长孙无忌笑道,“大赵王廷此番之变革,对于未来的唐明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儿,想必赵王也知晓吧?”
“这是自然。”李元景无奈道,“但本王也确实无法施为,大赵王廷是个什么光景,想必两位国公也都清楚,本王岂敢忤了那位的意。
实不相瞒,当时本王争取过,甚至愿意割让整个清水川,可……”
说完,李元景长叹了一口气,有些话他是必须要说清楚的。
长孙无忌倒也不怎么意外,这会儿,李元景说的每一个字他都会听,但也仅仅只是听听而已。
“能理解。”长孙无忌说道,“此番,老夫和吴国公不就是为了此事而来的么?此番殿下有意隔绝唐明之间的往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毕竟,唐明终究还是一体,殿下虽然这些年颇有成就,但终究还是年轻了一些,唐明要是长时间失去了联系,未来堪忧啊……”
长孙无忌话都没说完,就扭过头直勾勾地盯着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