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虽然李承乾也说过要制定各级官员,可自从说了之后,就没有动静了。
大帐之中,李承乾也是无奈。
虽然大家没直说,但总是在用各种方法暗示他。
他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可问题是,他真的没人啊……
“通知伊原锡、伊原峰、契苾何力、普西偌、王玄策等人回来。”李承乾说道。
大明王廷必须进入正规化了。
之前活着的盼头,已经无法满足众人了。
这其实也正常,正如之前说的,人嘛,一个阶段一个目标。
当初李二发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支持他?
不就是大家都想维系自己的利益么?
若非如此,李二拿头去撞玄武门?
日落时分,众人齐聚王帐。
李承乾也没墨迹,直接说道:“大明王廷草创之初,各方面都不完善,今日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商量商量,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殿下。”契苾何力说道,“我等都是粗人,对于未来的路,还得殿下拿主意才是。”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家伙是真上道。
他也就是问问,还指望他真听这些人的?
大明王廷的发展趋势,他有一个完善的计划。
“话是这么说。”李承乾道,“但有些时候,本王也需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普西偌说道:“殿下,如果真要说意见的话,下官倒是有些想法。”
李承乾点了点头,普西偌说道:“如今王廷虽然暂且无忧,但我们和慕容顺早晚必有一战,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当早做准备才是。”
这是事实,大家都知道。
“普主事有何高见?”李承乾问道。
普西偌说道:“虽然说大明王廷现在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政令不通,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伊主事负责工程建设,但偶尔也会和下官的民生事务交叉在一起,那到底谁来处理?还有……”
普西偌一口气说出了很多问题。
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大明王廷当下的确存在的问题。
看得出来,普西偌的确是花了心思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些也确实是当务之急。
政令不通,令出多门,确实影响工作效率。
“这些我都知道,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说道,“本王已经考虑过,大明王廷暂设四部。
兵部由大将军契苾何力暂领兵部尚书一职,伊原峰领兵部侍郎。
户部由普西偌暂领户部尚书一职,李勤俭领户部侍郎。
工部由伊原锡暂领工部尚书一职,侍郎一职暂时空缺。
礼部由王玄策领礼部侍郎一职,尚书一职暂时空缺。
另,学堂正式更名为大明国学,意在为大明王廷培养更多的人才,由原学堂先生,陈升领学正一职。
医馆正式更名为大明国医,巢正领医正一职,伊原晴领护正一职……”
李承乾一口气将众多的官员安排都抛了出去。
这也是他之前就有过思量的。
没办法,李二都妥协过,他也得学会妥协。
再说了,只有让大家都得到实惠,大明王廷才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对此,他倒也看得开。
“至于各部其他官职,有了合适人选,再做打算,诸位可有异议?”李承乾也知道,他这最多就是搭了一个框架,但他也不是太过担心。
大家想要的只是一个正经的官身而已,至于其他的,其实他们也没看太重,该怎么做,这么长时间下来,大家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