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有了决断的张亮,做事儿决计不会拖泥带水。
在他决定出手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详细的作战安排。
次日一早,大军便绕道洮源,从洮源西北方向,潜入了大赵王廷。
自然都出手了,张亮当然希望谋求一个最大的战果。
这才是他现在急需的。
……
叔孙槐,浇河军叔孙海麾下一百夫长。
也是叔孙海最小的儿子,今年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听闻当年他妈在一棵槐树下生的他,便为其取名叔孙槐。
今天,他还是如同往常一般,带着自己的麾下驻守边塞。
说是边塞都过分了。
也就一个小土城。
说是驻守,其实就是每日在此日夜操练。
至于他们旗帜,那就更有意思了。
而他的这些麾下,也只是和他年龄相当的少年人罢了。
当年羡慕少年军,叔孙槐便在浇河军中弄了支自己的少年军。
倒不是他不想去薛仁贵的少年军,只是当初少年军已经到了成军的进度,他们显然跟不上。
第二期的少年军他又不想等,这便在浇河军集结了一些和他一样的少年人,每日操练,争取追上长明军的步伐,到时候便可加入长明军。
而他的这些麾下,其实也都是他爹麾下的子侄。
是以叔孙海便将他们安排在了这里,也有照拂之意。
毕竟此处,远离战端。
“百夫长,我们这么操练有用么?真的能加入长明军么?”
刚和自己兄弟扛完了木桩,一年轻人便问道。
他总觉得自己这百夫长有点儿不靠谱,不过终归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也就只是问一句罢了。
“能的。”叔孙槐语气坚定地说道,“当日我去少年军的时候,殿下也在,这都是殿下教的,殿下教的能有错?
而且薛将军说了,只要我们跟上长明军的训练进度就行了。”
说着,叔孙槐又指了指身后的那面旗子,说道,“瞅见没,那可是殿下亲自取名,亲自为我们书写的旗帜。
长明军特一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