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然后将感知到的热泉走向、温度变化点、岩层薄弱处等信息,用木炭在石板上画出来。
胡工匠则带着徒弟们,根据阿木的“地图”
,在安全距离外进行钻探和取样,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并设计出引流的管道和利用热能的装置。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复杂的地质结构,还有“石灵”
时而出现的、不稳定的情绪波动。
有时,当他们的探测过于深入,触碰到某些敏感节点时,地底会传来轻微的震颤,仿佛是“石灵”
在出警告。
这时,阿木就必须立刻停止,通过叶符进行安抚和解释,告诉它,他们并非伤害,而是想建立一种新的、更和谐的连接。
但这却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越对抗的合作可能性。
在这片被贪婪和仇恨浸染的土地上,一缕微弱的、名为“共生”
的光芒,正悄然亮起,虽然微弱,却坚定地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
第二节:贪婪的触手与地脉的排斥
就在阿木和胡工匠如同两个小心翼翼的探路者,试图在黑暗的矿坑中找到一条化险为夷、探索共生可能的路径时,遥远的省城,那座权力的深宫之中,棋局再次生了微妙而凶险的变化。
黑山矿场持续的低产出和接连不断的“怪事”
——从最初的矿工失踪,到后来的诡异震动,再到这次几乎让矿场报废的热泉事件——如同一块块巨石,投入了巡抚衙门本就暗流涌动的湖面,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这些涟漪,最终都汇聚成了对刘师爷不利的浪潮。
衙门内,一些原本就对“以抚代剿”
策略心存不满、认为这是对“蛮夷”
姑息养奸的保守派官员,找到了攻讦的绝佳借口。
他们联合起来,在抚台大人面前极尽煽动之能事,历数刘师爷的“罪状”
:办事不力,导致矿务进展缓慢,耗费国帑却无寸功;过于迁就黑山寨,纵容地方势力坐大,恐有尾大不掉之患;甚至,他们还含沙射影地指责刘师爷“妖言惑众”
,用“地灵”
之说搪塞朝廷,实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
更可怕的是,一股被刘师爷暂时压制下去,却从未真正消失的、更加贪婪和黑暗的势力,正在暗中蠢蠢欲动。
这股势力盘根错节,牵扯到一些在朝中也有背景的豪商和勋贵。
他们对“地灵”
的秘密抱有极大的贪婪和好奇心,他们不相信什么山神鬼怪,只相信力量——一种可以被掌控、被利用、能带来无尽财富和权力的力量。
在他们眼中,黑山深处的“地灵”
,不是需要敬畏的神明,而是一笔等待被开采的、价值连城的“宝藏”
。
之前,在刘师爷的威势和巡抚的章程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现在,机会来了。
矿场的停滞和刘师爷的失势,让他们看到了可乘之机。
他们暗中资助了一支所谓的“民间勘探队”
。
这支队伍名义上是来“协助”
官府勘探矿脉,实际上却是一群乌合之众的亡命之徒和江湖败类。
为的,是一个被称为“鬼眼先生”
的术士。
此人年约五旬,面色惨白,一双眼睛细长如缝,瞳孔却呈现出一种不祥的灰黑色,仿佛能看穿人心,洞察阴阳。
他精通风水堪舆之术,但走的却是旁门左道,擅长利用各种阴邪法器,强行探测和抽取地脉灵气。
他为人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