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问题——你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出常理认知的事物吗?或者说,你愿意相信,某些看似不可能的传承和技艺,或许真的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存在着?”
林薇没想到姜小勺会这么直接,她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作为记者,我尊重事实和证据。
但在事实面前,我愿意保持开放的心态。
前提是,有足够可信的证据。”
“很好。”
姜小勺点了点头,“那么,接下来你看到、听到的,或许会挑战你的认知,但我希望你能暂时放下固有的怀疑,用心去感受。”
他话音刚落,后院的灯光忽然暗了下来,只留下几盏昏黄的、造型古雅的灯笼散着柔和的光芒。
一阵若有若无、空灵缥缈的埙声不知从何处响起,带着苍凉的古意。
紧接着,一阵清越悠扬的琴声加入,与埙声应和,是朱载堉在抚琴。
林薇被这突如其来的氛围变化惊了一下,下意识地握紧了手包。
这时,通往后院的那扇门被轻轻推开。
先走出来的是苏轼,他今晚换上了一袭宽大的深色汉服(姜小勺紧急准备的),长用一根木簪束起,手持一卷书册,步履从容,气度沉凝,与平日里豪放不羁的“苏先生”
判若两人,更像一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鸿儒。
他身后跟着袁枚,同样身着古装,手持羽扇,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洞察世事的睿智。
两人走到姜小勺和林薇桌前,苏轼微微颔:“林姑娘,又见面了。”
林薇看着眼前这两位气质迥异、仿佛瞬间切换了时空频道的人,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这……这绝不是简单的spy!
那种由内而外散出的气韵,那种眼神中的沧桑与智慧,是演技无法企及的!
“苏……苏先生?袁先生?你们这是……”
林薇的声音有些干涩。
袁枚轻摇羽扇,笑道:“林姑娘不是一直想知道,我等究竟是何人,为何时常聚于此地吗?”
苏轼接口道,语气带着一种悠远的意味:“时光长河,奔流不息。
然总有些许支流,或因执念,或因机缘,得以短暂交汇。
时味居,便是这样一处……奇妙的交汇点。”
姜小勺适时补充,语气诚恳:“林记者,如你所见,苏公、袁公,以及你之前见过的纪先生、和先生、唐先生等人,他们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他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因缘际会,能够短暂抵达此地。
而我的职责,便是经营好这时味居,以美食招待这些跨越时空的来客,维系这一份难得的……缘分。”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将系统的作用模糊化,强调了“机缘”
和“交汇点”
,并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守护者”
和“经营者”
。
林薇听得目瞪口呆,大脑飞运转,试图消化这匪夷所思的信息。
来自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时空交汇点?这简直像是科幻小说或者神话故事!
可是……眼前这两位的表现,店内这刻意营造却又无比自然的古意氛围,还有之前那些无法解释的细节……似乎都在指向这个最不可能的解释。
“这……这太难以置信了……”
林薇喃喃道,“你们如何证明?”
苏轼与袁枚相视一笑。
苏轼拿起桌上的一张便签,提笔蘸墨,笔走龙蛇,写下一行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正是他的《定风波》中的名句。
写罢,他将字递给林薇。
那字迹,那笔意,那神韵……林薇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大家,但也看得出这绝非寻常仿写,与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