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道子接过,一饮而尽,赞道:“酒不错,温得恰到好处!”
他目光又落在灶台旁挂着的几串风干腊肉和腊鱼上,“此物形态虬结,色泽深沉,倒有几分‘屋漏痕’的天然意趣,可为画稿!”
姜小勺:“…”
这位画圣看什么都像画画。
他定了定神,决定做几道既能体现功夫,又充满自然意趣的菜品。
一道“松鼠鳜鱼”
,刀工精湛,形色俱佳;一道“开水白菜”
,返璞归真,至味无味;一道“文思豆腐”
,将软豆腐切得细如丝,彰显极致的刀工与耐心;最后是一碟简单的“油炸花生米”
,却火候精准,酥脆喷香。
吴道子看着姜小勺运刀如飞,操控火候举重若轻,眼中异彩连连,仿佛在观看一场精彩的行为艺术。
“妙!
妙极!”
待菜品上桌,吴道子每尝一口,便赞叹一声,“刀工如笔法,火候如墨韵,调味如设色!
这烹饪之道,竟与吾辈画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皆是心手合一,追求意境之美!”
他吃得极为畅快,尤其是那盘看似简单的油炸花生米,他一颗接一颗,吃得津津有味:“此物至简,却至香至脆,深得‘平淡天真’之趣,好!”
酒足饭饱,吴道子心情大悦。
他站起身,目光再次扫过后院,最后落在墙角那几盆生机勃勃的蔬菜和韩干的画上,朗声道:“韩干赠画以谢,老夫今日得此佳肴,观此妙境,岂能无以为报?”
他也不问姜小勺要纸笔,竟直接走到一面空白的墙壁前(那是姜小勺准备以后贴菜单的地方),并指如笔,以空气中弥漫的水汽和自身磅礴的精神意念为墨,凌空挥洒起来!
只见他手指过处,墙壁上竟隐隐浮现出流畅无比、灵动夭矫的墨线痕迹!
仿佛有无形的画笔正在壁上作画!
顷刻之间,一幅气势磅礴的《嘉陵江山水图》竟栩栩如生地“出现”
在墙壁之上!
山势连绵,江水浩荡,云烟缭绕,舟楫点点…虽然无色,却仿佛能听到水声风声,感受到山河的壮阔!
更奇妙的是,那画中似乎蕴含着吴道子那“吴带当风”
的笔意精髓和浩瀚的自然意境!
【…获得蕴含【画圣真意】与【自然道韵】的意念场:【吴道子壁痕】…】【…效果:持续散微弱【悟道】与【灵感】气息,提升范围内生灵的感悟力与创造力…可与同类意境物品产生共鸣…】
姜小勺、苏轼、李白都看得目瞪口呆!
以虚空为纸,意念为墨,留痕于壁!
这是何等神通!
画圣之名,名副其实!
吴道子画完,哈哈一笑,似乎极为满意:“此壁痕乃老夫兴之所至,留于此地,也算一番缘法。
小友,好自为之!”
说罢,他洒脱地一甩袍袖,踏入光涡,飘然而去。
画圣离去良久,姜小勺三人才回过神来,看着墙上那仿佛天然生成、却又蕴含无穷妙意的壁痕,震撼不已。
很快,姜小勺就感受到了这【吴道子壁痕】的惊人效果。
他站在壁痕前,只觉得心神宁静,思维格外清晰,以往烹饪中一些模糊的念头和灵感变得清晰起来。
就连练习“差意调和”
时,都感觉顺畅了许多。
苏轼对着壁痕观摩片刻,忽然抚掌道:“妙啊!
观此画意,老夫于诗词之道似又有新得!”
他竟当场吟诵出几句比以前更加空灵脱的诗句。
李白更是夸张,抱着一坛酒坐在壁痕下,一边喝一边手舞足蹈:“痛快!
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