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决策,免去他的后顾之忧。
有时,她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坐在实验室角落那张并不起眼的椅子上,手里或许拿着一份行业报告随意翻看,等他偶尔从屏幕前抬起头,揉着酸涩的眼睛时,能恰好接上她递来的一个理解、支持且带着些许鼓励的微笑。
她没有试图闯入那个由复杂公式和精密设备构成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的核心世界,也没有用苍白无力的言语去安慰什么“别太累”
。
她只是用这种细致入微的、不着痕迹的方式,默默地传递着一个信息:他并非一座孤岛,他的坚持有人看见,有人理解,有人在乎。
何月山起初全身心沉浸在物理谜团之中,对此并未刻意察觉,只是本能地感到一种便利和舒适。
但渐渐地,他开始下意识地期待这种安静的陪伴。
在那令人窒息的研究间隙,偶尔从令人头疼的数据中抬起头,看到那个安静而专注的身影,内心某个紧绷的角落会莫名地松弛下来,感到一丝难得的平静和踏实。
她的存在,像是一道柔和的屏障,暂时隔开了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焦灼。
一次深夜,攻关再次陷入了僵局。
一个根据新想法推导出的关键方程,其计算结果始终与实验数据存在一个无法忽略的偏差。
团队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修正,却毫无进展。
何月山烦躁地揉着太阳穴,感到一阵阵头痛欲裂,思维的隧道似乎被彻底堵死,【技术推演】也仿佛进入了冷却期,无法提供新的路径。
唐茹轻轻走过来,目光掠过屏幕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符号,最终落在他写满疲惫的脸上。
她没有问研究细节,只是用一种平静而温和的语气轻声说:“出去透透气吧?楼顶的星空,虽然比不上郊外,但偶尔看看,也能换换脑子。”
何月山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拒绝,说“我还有个思路要试”
,但目光接触到唐茹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看到里面映出的自己憔悴的影子,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鬼使神差地,他点了点头。
科技园区的夜空,被地面的霓虹灯和光污染渲染成一种朦胧的暗红色,只有几颗最倔强的星星能挣脱出来,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微凉的夜风带着初夏的气息吹过,瞬间卷走了实验室里循环空气带来的沉闷感,也似乎稍稍吹散了何月山心头那团郁结的焦躁。
两人并肩站在天台边缘,望着远处蔓延的城市灯火,一时之间谁都没有说话。
沉默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共享片刻安宁的默契。
“有时候,跳出来,离远一点,反而能看清全局。
就像调试电路板,死死盯着一个点,反而找不到虚焊的地方。”
唐茹望着远方,声音轻柔,却带着工程师特有的务实和比喻。
何月山深吸了一口清凉且相对新鲜的空气,胸腔中的滞涩感缓解了不少。
他没有接话,但紧绷的神经确实在这一刻得到了难得的松弛。
高强度思考后的放空,有时确实能孕育新的灵感。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唐茹转过头,夜色中,她的眼神格外明亮,仿佛也蕴藏着某种能量,“你已经走在所有人前面了,在开拓谁都没见过的路。
偶尔停下来,等等你的灵魂,让它跟上来,没关系的。”
这句话,像一颗光滑温润的小石子,轻轻投入何月山那常年被公式和算法占据的心湖,荡开一圈细微却持久的涟漪。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唐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注意到,她专注望着自己的眼神里,除了以往常见的技术上的欣赏和对领导者能力的敬佩,似乎还多了一些别样的、更加柔和而坚韧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