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o方案确定后,何月山和周倩投入了紧张的攻坚阶段。
何月山负责核心算法移植和优化,以及异构计算架构的初步验证(他简化了设计,使用了一颗廉价的fpga开板)。
周倩则负责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调试,她利用自己在实验室的人脉,东拼西凑,还真搞来一套能用的简化版硬件。
两人都是技术痴,一旦投入工作便心无旁骛。
常常加班到深夜,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路板和屏幕上的代码较劲。
何月山强悍的技术实力和天马行空却又极其精准的解决方案,让周倩一次次感到震惊和佩服。
她几乎可以肯定,之前那些“灵感”
绝对来自何月山。
何月山也欣赏周倩的扎实细致和动手能力。
两人配合默契,进展神。
期间,李鸣又来了几次,看似热心帮忙打下手,实则总有意无意地打探核心技术细节,尤其是关于何月山负责的算法部分。
何月山和周倩都心照不宣地用一些无关紧要的技术话题将其搪塞过去。
【维逻辑分析】不断预警李鸣的可疑行为。
何月山不动声色,反而故意在某些无关紧要的环节“泄露”
一些看似关键、实则包含陷阱的“技术机密”
给李鸣,静观其变。
deo的雏形渐渐成型。
虽然硬件简陋,但当何月山编写的新型控制算法运行起来,通过那颗fpga进行加后,连接的马达表现出了惊人的平稳性和响应度,远现有产品!
周倩看着示波器上平滑的曲线和测试软件反馈的数据,激动得手都有些抖:“成了!
真的成了!
这性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何月山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是他将前知识与本时代硬件条件完美结合的成果,虽然只是雏形,但其代表的技术方向无比正确。
就在他们准备进行更全面测试,为最终的deo汇报做准备时,麻烦来了。
先是实验室那台关键的精密示波器突然“故障”
送修,预计需要一周(而deo汇报就在三天后)。
接着,他们申请的一批急需的测试连接线和新到的fpga芯片,在仓库里“怎么也找不到”
了。
更恶心的是,公司内部突然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说“新型控制器项目组”
浪费公司资源,用一堆破烂零件瞎搞,根本不可能出成果,甚至有人暗示周倩和何月山关系暧昧,借项目之名混加班费…
这些手段卑劣而有效,试图从资源、舆论上彻底扼杀deo的展示。
周倩气得脸色白,却又无可奈何。
吴建邦更是趁机施压,阴阳怪气地问deo到底还能不能拿出来。
何月山却异常冷静。
他早就料到对方不会让他们顺利成功。
“示波器坏了,我们去隔壁实验室借,或者用数据采集卡配合软件替代。”
何月山快给出方案,“连接线我自己做!
芯片…我记得之前有个报废板上有一颗同型号的,我试试能不能吹下来重用。”
他说干就干。
找后勤部要来一些废弃线缆和接头,凭借【电路设计】技能和熟练的焊接手艺,自己手工制作了所需的转接线。
又跑去废料库,翻出那块报废板,小心翼翼地用热风枪将需要的芯片取下,重新植球焊接…
周倩看着何月山如同变魔术般解决一个个难题,眼神越来越亮,心中的沮丧也被斗志取代。
她立刻去协调借用测试设备的事情。
两人连夜奋战,终于在deo汇报的前一晚,将所有问题搞定,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