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满面。
照片像素很低,但【过目不忘】依然捕捉到了他眼角眉梢那丝难以掩饰的志得意满和略显油腻的气质。
他又搜索了关于工业控制器图像识别模块的技术论坛帖子。
这个年代的专业论坛还很原始,帖子不多,但零星有一些用户在抱怨类似型号产品的误判问题,回复大多是无用的灌水或同样无奈的附和。
何月山仔细筛选着这些碎片信息,结合前世记忆和刚刚吸收的理论知识,脑中那个解决方案的细节越清晰完善。
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谨慎地措辞。
他不能直接写出完整解决方案,那太惊世骇俗,也无法解释一个毕业生如何能解决资深工程师团队都头疼的问题。
他需要伪装成一个偶然的、基于学术研究的猜想。
他写道:“尊敬的迅科技术团队:您好。
本人系一名即将毕业的电子系学生,近期拜读了我校某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基于sv改良的工业图像识别应用,该设计对边缘模糊处理有独到之处),并结合ieee某篇关于动态阈值调整的文献,偶然想到贵司xx型号控制器是否可能存在如下情况…(此处简述问题现象)”
“冒昧推测,或许可以尝试结合…(此处提及一个关键但未泄露核心的算法思路方向),或能对降低误判率有所裨益。
此仅为学生不成熟的浅见,若有谬误,万望海涵。”
他没有署名,只留下了一个新注册的、毫无个人信息的免费邮箱地址。
送对象,他选择了官网公布的官方技术支持邮箱,以及…他通过公司邮箱命名规则推测出的几个可能的高管邮箱,其中就包括研部总经理的。
这样做,既抛出了鱼饵,又最大限度地隐藏了自己,避免了被王栋或赵志坚提前截获和压下的风险。
如果研部总经理能看到并感兴趣,很可能会绕过赵志坚直接调查,这就能打乱对方的步骤。
点击送。
邮件带着他精心编制的诱饵,融入了早期的互联网洪流之中。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晨曦微露。
何月山毫无倦意,反而精神奕奕。
他关掉电脑,躺到床上,闭目养神。
新的一天开始了。
战争的无声硝烟,已经悄然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