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许多琐事,镇上的变化,归云客栈的趣闻,仿佛父母只是出了远门,她正向他们汇报家里的近况。
火光噼啪,纸灰飞舞,她的声音温柔而绵长,将多年的思念细细诉说。
说完这些,她深吸一口气,侧头看向跪在自己身边的林安,眼神坚定而充满光彩,对着坟墓说道:“阿爹,阿娘,这就是我的心仪之人,林安,林攸宁。”
她转向林安,示意他一起。
两人一同,在坟前郑重地叩了三个头。
起身后,秦月娥看着父母的名字,语气变得更加认真,带着女儿家的娇态和无比的肯定:“阿爹阿娘,你们放心,他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他医术好,心肠也好,镇上都说济世堂的林先生是菩萨心肠。
他对病人耐心,对师父孝敬,对阿竹那个小师弟更是悉心教导。
他……他待我极好,尊重我,理解我,在我累的时候会帮我,在我难过的时候会陪着我。
跟他在一起,女儿觉得很安心,很快乐。”
她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赞美都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林安,脸颊在火光映照下微微泛红。
林安听着她真挚的话语,心中暖流涌动,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墓碑,如同立下誓言般,沉声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而坚定:“伯父,伯母。
请二老放心,此生我定会竭尽所能,护月娥周全,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我会敬她,爱她,与她相携到老,无论顺境逆境,绝不相负。
若有违此誓,天地不容。”
他的承诺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有力量,重重地敲在秦月娥的心上,也仿佛回荡在这寂静的墓园之中。
祭拜完毕,收拾好祭品,两人站起身。
秦月娥脸上的哀思淡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与轻松。
她拉住林安的手,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攸宁,我带你去个地方。”
林安虽有些疑惑,但仍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秦月娥带着他,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绕向了另一条更僻静的小路,向着一处地势稍高的山坡走去。
夜色渐深,周围只有虫鸣和他们轻微的脚步声。
到达坡顶,秦月娥停下脚步,指着下方:“你看。”
林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瞬间,他的呼吸为之一窒。
只见山下,那条蜿蜒流过清水镇的溪流,在皎洁的月光下,竟呈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景象——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布满了整条溪面,如同一条流淌的星河,又像是无数归家的魂灵提着的灯笼!
那是镇民们为逝去亲人放置的河灯,成千上万,顺流而下,汇聚成一片温暖而壮丽的红色光海。
光芒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荡漾,碎成万千红宝石,又与天上的星月交相辉映。
这景象,瑰丽、神秘,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与祈愿,仿佛真的打开了生死之间的通道,让思念得以短暂重逢。
林安怔怔地看着,内心被前所未有的震撼席卷。
这铺天盖地的、带着人间至情的红色光河,猛烈地冲击着他的心灵。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一些模糊的碎片——战火、奔逃、冰冷的雨水、无尽的黑暗……那些被他深埋的、关于失去与离乱的记忆边缘,仿佛被这温暖的红色光芒灼伤了一下。
然而,预想中的刺痛没有持续,在那极致的震撼之后,一股奇异的、深沉的宁静感,如同月光般缓缓流淌进他的心田,抚平了所有翻涌的情绪。
那是一种被庞大的集体情感所包裹、所理解的慰藉。
原来,悲伤可以如此美丽,思念可以如此浩荡。
不知不觉间,两行清泪毫无征兆地从他眼角滑落,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