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晨的雾像一层未干的石灰,把星城的楼和树都刷得白。
12月28日的清晨六点三十三分,省政府东塔的会议室已经亮着灯。
窗外江面尚黑,只有渡口的两盏小灯在水面上抖出一串碎金。
李一凡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捏着昨夜更新的《北延试行框架协议(o9稿)》,指尖在纸边缘缓缓掠过,像把刀锋在鞘口试了一下合不合。
陈晓峰端着一壶热水进来,壶嘴冒着雾气:“省长,常委会资料都装订好了。
外事口昨夜又回了一个对照表,粤港合作平台的‘展示接口’仍旧坚持要放主站实时指标,我们已经把‘延迟布’和‘脱敏字段’那一栏加粗了。”
“加粗不够。”
李一凡没有回头,“把接口改成‘周报镜像’,指标只给趋势,不给瞬时。
谁要看瞬时,就来走廊里看,用我们的工牌刷门,用我们的规则走路。”
“明白。”
陈晓峰把壶放下,又压低声音,“纪委那边凌晨了初核简报,三条线索两条重复,一条涉及评审打分记录缺少影像。
我们调取了流程影像,补齐就能还原。”
李一凡把纸合上,动作很轻:“凡是能写名字的地方都写上名字,凡是能留痕的地方都留上痕。
今天我们在常委会上把‘非常规节奏’写成条目,写进制度里,这样才不至于谁来谁说一遍。”
七点整,星城北部主站传来第一封晨报:夜间第三轮电力切换演练耗时二十四秒,告警组件联动正常,值守人员签名齐备,照片已挂在“里程碑墙”
。
李一凡把手机屏幕往桌上一扣:“走吧。”
常委会在省委大楼二层的大会议室。
走廊里挂着的字画是上世纪的笔法,墨色沉稳,格外压得住台面。
八点五十分,常委们相继入座,赵建国压手示意:“今天两个议题,一是北延计划上升到省委、省政府共同文件,二是对‘走廊先行区’的组织保障。
李省长先汇报。”
灯光落在屏幕上,蓝底白字的“潇湘科创走廊先行区实施路线图(定稿)”
亮了起来。
李一凡没有寒暄,直接切到了关键页:“我们把节奏拆成三块:主站先行、节点并联、镜像受控。
主站先行——两个月内完成创新中心一期与数据主站的硬件与运维齿轮;节点并联——四个月内岳阳智慧港、衡阳封测与ai应用、株洲轨交工业互联网三点全部通电跑样;镜像受控——川蜀天府芯谷镜像节点在断链三天的应急权内运行,第四天必须恢复全网同步,任何情况下不允许越权调用主算法。”
有常委敲了敲笔:“这么跑,财政能不能兜得住?今年的预算空间……你们知道的。”
“我们把钱拆成三摞。”
李一凡早有准备,“固定资产由专项债与政策性金融覆盖,研与标准由省级基金与社会资本跟投,人才与配套由市县带配与专项转移支付。
每一摞的钱都有‘四道阀’:立项评审、尽调回签、用款节拍、绩效对赌。
阀门的‘开’与‘关’都要在系统里留影像、留签字、留时间码。”
“签字这件事,基层会不会压力大?”
另一位常委问。
“压力不怕大,怕不清楚。”
李一凡抬眼,“我们把‘写名字’从口号变成制度:谁签字,谁说明,谁在‘里程碑墙’的牌子下站五分钟讲清楚,讲给同行与群众听。
错误不是耻辱,重复错误才是耻辱。”
赵建国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匿名信的事你们别操心,纪委按程序办。
今天我们只讨论‘路’。
边界写清楚,节奏挂上墙,利益锁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