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市组织部大楼五楼会议室,夜灯未熄,所有人都在等。
等市委书记对那份“干部推荐预选名单”
做最终圈定。
这份名单是下季度拟调整的县处级后备干部,共19人。
组织部长提前打了招呼,说是按照“项目表现优先”
的新标准选的。
可等书记翻开后,第一句话就是:
“这些人里,有几个我根本没见过。”
他不是质疑推荐质量,而是心知肚明——
在他被“架空”
的那段时间,市里几个副职正悄悄在用“组织推荐”
通道,把自己人“洗”
进干部库。
尤其是其中一位镇党委书记,本地老资格出身、靠着所谓“群众基础”
,早早混进提拔圈,如今却在几个关键项目中“能躲则躲”
。
书记脸上没表情,只是冷冷一句:
“名单退回,重报。”
副秘书长小声劝:“这样退,会不会让上面觉得我们没有跟上节奏?”
书记淡淡地说:
“不上节奏的是他们,不是我们。”
与此同时,衡洲市组织部也收到省委制度推进办来的“预警名单”
。
其中提到三名干部涉嫌“绕过一线责任推荐、直接通过组织条线审批”
,属于“破格运作”
。
何江林当场拍板:“暂停一切相关程序。”
“谁想在‘双通道’前夜抢跑,直接送进系统黑名单。”
这份通报迅传至李一凡案头。
他翻了两页,语气平静,却透出一丝锐气:
“还是老问题,换了外套,骨子还是一样。”
“如果制度不能让真干事的人先跑起来,那就是失败。”
—
就在这轮人事暗流中,李一凡推动的一项制度改革,正式成形:
“双通道选拔机制”
试点全面启动。
文件由省委组织部、制度推进办联合布,通篇没有一句空话,却句句都是分量:
通道一:政务履历通道
适用于传统政务干部,按照组织标准、任职年限、民主推荐等常规程序运行。
通道二:实干责任通道
适用于参与重点项目推进的干部,考核标准为:
?t是否承担实质性项目责任;
?t是否实现核心进度节点;
?t是否由平台公司或专项组实地认可。
两条通道并行,互不干扰,但最终提拔结果,以实际成效为第一依据。
换句话说:
“不干事可以走通道一,干了事就能走通道二。”
“走一不走二,不代表稳;走二不走一,不再受限。”
赵建国对此拍板批准,并亲自划定三条底线:
1t实干通道不得走组织背后推荐路径;
2t通道二提拔者必须经专项督导小组实地考察;
3t凡以“团体任务”
掩盖个人不作为的,取消参与资格。
省委组织部文时,一度引内部讨论。
有常委私下表示:“这是不是在否定我们原来的流程?”
赵建国只留下一句批示:
“流程不是护身符,实干才是通行证。”
星城市成为第一批试点城市。
赵斌与李一凡协商决定:先从“平台干部”
体系中择优推送,逐步形成通道二“示范组”
。
第一批试点名单中,出现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名字:
?t岳麓区产业办主任贾卓群,挂职两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