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纪律组驻点的第一个阶段调研才刚刚结束,城内局势已起微澜。
市财政局内部,一场小范围闭门会议在傍晚召开。
参会的,除了财政局局长彭学文,还有几位副局长和业务骨干。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讨论的主题,不是预算拨付,也不是专项核算,而是:“机制系统下,财政的职能是否被削弱了?”
“我们现在所有项目资金分配,审批权、审核权、调拨权,基本都要在机制平台上走一遍,甚至排在前列的项目,还不能由我们提。”
副局长刘建森第一个言,语气颇为不满。
“刚刚巡视组走的时候,话里有话。
‘财政是服务,不是主导’,这说的是我们吗?”
另一个业务处负责人冷笑道,“这是把财政系统当出纳用?”
彭学文坐在会议桌前,眉头紧锁,一言不。
他不是不明白问题的本质,而是太清楚这套机制系统一旦全国推广,财政权力的‘灰度地带’将大面积消失。
“你们冷静一点。”
他终于开口,语气沉稳但不软,“这个时候出问题,正中某些人的下怀。”
“可书记那边也太强势了。”
刘建森低声说,“我们要不要……暂时放慢执行节奏,打个擦边球,给巡视组看点……空间?”
“你在找死。”
彭学文突然抬头,眼神凌厉。
“李书记什么性格你们不清楚?巡视组不是来看你我执行力的,是来看整个财政系统是否站在机制改革一边。
你要是现在摆出抵制态度——不但我们自己完了,还会让书记陷入被动。”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良久,彭学文挥了挥手:“执行原计划。
但从今晚起,每一笔资金流向、每一条审批路径,全都上报机制系统,同时抄送市委书记办公室——不许再出半点纰漏。”
众人默然点头。
这个决定意味着财政系统将自己的权力透明化,也是向巡视组和李一凡同时表态。
而此时,市政务数据中心灯火通明。
赵斌亲自坐镇,带领数据运维团队将六大核心部门的数据流与机制系统对接,打通对外开放通道。
他们已完成财政、人社、交通、教育、科技、住建六大条线的对接,剩下的医保和应急系统数据还在同步整合。
凌晨两点,赵斌喝了一口凉掉的咖啡,给李一凡去信息:
【书记,目前已有87个子系统接入机制平台开放监控。
预计天亮前完成全网联通。
】
不到三分钟,李一凡回了一条短信:
【让巡视组看到真正的“星城改革”
不是在表态,而是在执行。
】
赵斌长长呼出一口气,望着窗外一片灯火,心中有些许激动——这种将数据权力彻底透明给“上级与人民”
的事,在别的地方,是不会生的。
与此同时,市委大院另一侧,市委组织部长何国庆也在书房灯下奋笔疾书。
他正在撰写一份《关于机制系统与组织系统同步适配建议草案》,计划在三天后的市委常委会上提交。
这份草案,是李一凡交给他的“暗棋”
:
“巡视组关注的是机制系统本身是否合规,但更深一层——是组织系统能否接受这种权力迁移。”
“如果我们主动提出干部评价与机制执行力挂钩,那就不是被审查,而是提出制度模型。”
何国庆深知,这意味着未来干部考察不仅看政绩,更看“机制匹配值”
——是否尊重流程、是否按制度运行、是否服从系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