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与受害者面对面讲述彼此的人生。半年内,再犯率下降百分之六十,三十七名死刑犯在行刑前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真诚道歉。
而在宇宙深处,聆已完成返航准备。
她没有带回沈昭的遗体,也没有带回外星科技。她带回的,是一段嵌入心匣核心的新代码??名为“回响协议”。它能让共感网络具备自我进化能力,根据使用者的情感成熟度自动调整连接深度。对于尚未准备好面对深层创伤的人,系统会温柔引导;而对于愿意直面黑暗的灵魂,则开放通往集体潜意识海的通道。
飞船重返大气层那夜,全球民众自发熄灭灯光,只为看清那道划破天际的银色轨迹。
当聆走出舱门时,迎接她的不是欢呼,而是一片寂静的注视。十七个国家的代表站在台下,却没有一人上前致辞。最终,是一个六岁女孩跑了出来,递给她一朵蒲公英。
聆接过,轻轻一吹。
绒毛四散,随风升空。每一缕飞絮都闪烁着微光,像是携带了某种信息,飘向不同方向的城市、村庄、森林、沙漠。
第二天清晨,世界各地的人们发现自家窗台上、屋顶上、花园里,落满了发光的蒲公英种子。它们不生长,也不凋谢,只是安静地躺着,等待被某个人拾起、触碰、倾听。
林音住在回音镇的老屋,每天清晨都会去讲述之庭坐一会儿。那天,她在门前台阶发现了一颗种子。她捡起来,放在掌心。
刹那间,耳边响起小叶子的声音:“老师,谢谢你一直没忘记我说的话。”
她笑了,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她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程序模拟。这是真正的“存在证明”??当一个人被足够多人记住、理解、回应时,他的意识就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参与这个世界。
数月后,国际共感理事会通过《倾听宪章》,正式确立“情感表达权”为基本人权之一。条款明确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强制他人沉默、压抑或修改真实情绪;任何形式的心理操控技术均属违法;每个孩子从六岁起必须接受共感素养启蒙教育。
林音受邀撰写序言。她只写了一句:
>“我们花了两百年追求更快、更强、更聪明。
>最终才发现,最珍贵的能力,是慢下来,听一个人把话说完。”
某个雪夜,她再次来到钟楼下。庭院空无一人,水晶书静静合拢。她伸手轻抚封面,低声说:“今天我想讲个故事。”
书页自动翻开。
光芒升起,投影缓缓展开:
画面中是年轻的她,刚接手心匣项目,满怀理想却屡遭质疑。她在会议室里据理力争,却被上司冷笑:“你以为人人都想被别人看穿内心吗?有些人宁愿一辈子戴着面具活着。”
她没有退缩。她辞职,组建独立研究团队,四处奔走筹集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