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撸起袖子,埋头苦吃。
“倩倩的手艺天下无双,太好吃了!”
他嘴里塞得满满当当,还不忘夸奖。
徐倩心满意足地看着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你的心思我还能不知道?今年的桂花糕每家少送点就是了。你再去多摘些新鲜桂花,给各家送几斤过去。”
“哎呀,这办法好!”李复兴一听,茅塞顿开,“直接送桂花,怎么吃让他们自己决定,丰俭由人,谁也不用眼红。还是我媳妇儿聪明,真是我的贤内助!”
“少贫嘴,我来收拾,你赶紧去摘花。”徐倩得意地一甩头,转身进了厨房。
趁着奶奶和徐姨在里屋照料刚出生的孩子,院子里空无一人,李复兴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心念一动,院中桂花树上盛开的花朵便成片地消失,被他悉数挪移到了空间里。
随后,他找出几个箩筐,将树上剩余的鲜桂花尽数采下,装满了整整两大筐还余半筐。
李复兴用家里闲置的米面口袋将桂花分装好,给每家亲友都备了十斤左右,另外又用纸细细包好十二块桂花糕作为搭配。
此时刚过饭点,他把东西一一挂上摩托车的后座,骑着车穿梭于街巷,迅速将这份心意送到了各家亲朋好友手中。
时局艰难,大家过去两年的积蓄早已耗尽,生活都已到了难以为继的边缘。
这十多斤桂花虽不能当主食,却是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为这些被灰色笼罩的家庭带来了一抹难得的亮色。
国庆节一过,李复兴估摸着时间,开始为远方的徐慧做准备。
厚实的棉被、冬日御寒的皮帽子、棉衣棉鞋、鹿皮靴,连同各类冬季常用药品,被仔细打包成一个大包裹寄了出去。
没过几天,便收到了徐慧的回信。
信里说东西都收到了,但希望家里能再寄些营养丸过去。
徐慧走时带走了一大瓶,里面足有两百颗,按理说绝不可能这么快吃完。
李复兴猜想,多半是分给了农场里的病弱之人。
以徐慧好强的性子,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开口向家里求助,这封信恰恰说明,农场的真实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李复兴二话不说,当晚就开炉炼制,新做了十斤丸子,用瓶子密封好,第二天便寄了过去。
时间来到十月中旬,经过家人之间反复的商议,两个孩子的名字总算定了下来。
姐姐取名李舒,弟弟叫李龙。
为免夜长梦多,名字一定下,李复兴立刻就去派出所办了户口。
有了户口,孩子的定量和每月二十尺的棉布补贴就都落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