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行人来到生产车间。
损坏的设备静静躺在那里,几条断裂的电缆格外刺眼。
沈良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脑海中回忆着相关的技术资料。
果然,最核心的几个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都被破坏了。
这些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很高,在1980年确实很难制造。
但沈良记得,有一种变通的方法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器件组合起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老李,我们厂里有没有做电子器件的师傅?”沈良问。
“有几个,但都是修收音机电视机的水平。”李建国有些担心,“能行吗?”
“先试试看。”沈良充满信心,“另外,钱志强和王大海既然犯了错,就让他们戴罪立功吧。”
钱志强眼前一亮:“沈工,您想让我们做什么?”
“帮我跑腿买材料,打下手。”沈良淡淡说道,“能不能将功赎罪,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两人如获大赦,连忙点头答应。
沈良心中暗笑。这两个家伙现在彻底被他拿捏住了,正好可以当免费劳动力使用。
而且让他们参与修复工作,也算是一种心理惩罚。
看着他们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应该比直接开除更有教育意义。
“好,那我们马上开始。”沈良拍拍手,“时间不等人,能早一天修好,就少一天损失。”
李建国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心中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
这个年轻人不仅技术过硬,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难怪上级这么看重他。
看来这次设备损坏的事件,说不定还能成为沈良展示能力的舞台。
如果他真能创造奇迹,快速修复设备,那在整个钢铁行业都会引起轰动。
沈良开始在纸上画着草图,脑中快速梳理着技术方案。
虽然条件艰苦,但这正是他擅长的领域——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最大的价值。
钱志强和王大海在旁边紧张地看着,他们的命运现在完全掌握在沈良手中。
如果沈良成功了,他们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沈良在草稿纸上快速画着线路图,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
他皱着眉头,时不时停下来思考几秒。
虽然记得未来的技术原理,但要在1980年这种条件下实现,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老钱,你们厂里的电子元件库存怎么样?”沈良头也不抬地问。
钱志强赶紧凑过来:“沈工,您需要什么型号的?我马上去找!”
“先别急。”沈良放下笔,“我需要几种特殊的热敏电阻,还有精密运放芯片。”
李建国听了直摇头:“小沈,这些东西我们厂里肯定没有。就算有,精度也达不到要求。”
“我知道。”沈良站起身,在车间里踱步,“所以要想办法自己制作。”
王大海瞪大眼睛:“自己做?这可能吗?”
沈良冷笑一声:“怎么不可能?你以为那些进口设备是天上掉下来的?”
他记得在21世纪看过一些技术资料,早期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其实并不复杂。
关键是要找对材料和方法。
“钱志强,你去联系一下市里的电子元件厂。”沈良开始分派任务,“问问他们能不能定制几个特殊规格的热敏电阻。”
“王大海,你负责去找做精密加工的师傅。我需要几个超薄的金属薄片,厚度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