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您这样的专家加入,我们的成功几率又增加了不少。”
刘建国看着两人的互动,心中的嫉妒越来越强烈。他决定要想办法给沈良制造一些麻烦。
“既然人员配备已经有了眉目,那我们就抓紧时间筹备吧。”王部长总结道,“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要全力以赴。”
“是!”所有人齐声回答。
会议结束后,大家陆续离开了会议室。
沈良收拾着自己的文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斗志。
这时,李雯走到沈良身边:“沈工程师,我想和您详细讨论一下技术方案。您有时间吗?”
“当然有时间。”沈良立刻回答,“我们可以去我的办公室详细谈谈。”
两人一起走出了会议室,留下了面色阴沉的刘建国。
刘建国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沈良,你别高兴得太早。我一定要让你知道,在这里,不是谁都能随便成功的!沈良的办公室位于冶金部大楼的七层,虽然不大,但采光很好。他刚刚搬进来不久,办公桌上还摆着一些从钢铁厂带来的技术资料。
“请坐,李博士。”沈良给李雯倒了一杯热水,“咱们聊聊这个特种钢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李雯接过水杯,翻开手中的笔记本:“我仔细研究过您的配方,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讨论。首先是原材料的纯度控制,您提到的那些微量元素,在目前的工艺条件下很难做到精确配比。”
“确实如此。”沈良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但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采用分步添加的方式,先熔炼基础钢液,再分批次加入特殊元素。”
李雯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很有意思。但是温度控制怎么办?每次添加都会影响炉温,很难保持稳定。”
“这就需要改进现有的加热设备了。”沈良在图上又添了几笔,“我们可以在炉体上增加几个辅助加热点,通过精确控温来维持熔炼过程的稳定性。”
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往地讨论着,李雯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
沈良发现这个女博士确实有水平,提出的问题都很专业,而且思维敏捷。
“还有一个问题,”李雯放下笔,“就是质量检测。这种特种钢的性能指标比普通钢材要求高得多,现有的检测设备可能不够精准。”
沈良摸了摸下巴:“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我们可以先用现有设备做初步检测,关键指标送到科学院的实验室去做精密测试。”
“那成本会很高。”李雯皱起了眉头。
“没办法,新技术的研发就是这样,前期投入必然很大。”沈良苦笑道,“不过一旦技术成熟,收益将是巨大的。”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刘建国走了进来,脸上挂着虚假的笑容。
“沈工程师,李博士,你们聊得这么热烈啊。”刘建国的语气有些阴阳怪气。
李雯看了看刘建国,礼貌地点了点头:“刘工程师,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提醒一下沈工程师。”刘建国走到沈良面前,“我听说你们要搞试验炉?你知道一台试验炉要多少钱吗?至少三十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良平静地看着刘建国:“我当然知道成本不低,但是为了技术突破,这个投入是必要的。”
“必要?”刘建国冷笑一声,“沈工程师,你刚到部里,可能不太了解情况。三十万可以办很多实事,可以改善多少工人的生活条件。你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上面的领导会怎么看?”
李雯听不下去了:“刘工程师,技术投入和改善生活并不矛盾。只有技术进步了,我们的工业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