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和整个钢铁厂都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一个穿着军装,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来到了钢铁厂。
他自称是国家重大装备办的主任,名叫张建国。
“沈良同志,你的事迹我早有耳闻。”张建国紧紧握住沈良的手,语气坚定地说,“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你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
张建国的到来,给沈良和整个钢铁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国家重大装备办的介入,使得这场官司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它不再仅仅是一家钢铁厂的专利纠纷,而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技术竞争。
张建国带来了国家最顶尖的法律团队,并协调了各方面的资源,全力支持沈良应诉。
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官司拉开了帷幕……
一天深夜,沈良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加班。
他伏案工作,眉头紧锁,手里拿着美国钢铁公司的专利文件,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
突然,他目光一凝,发现了一个细微的漏洞……
沈良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专利文件上,那密密麻麻的术语让他的脑袋隐隐作痛。
连续几天的熬夜,让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眼皮也沉重得像是灌了铅。
但他不敢放松,他知道,这一个细微的漏洞,或许就是扭转整个局势的关键。
美国钢铁公司的专利,核心在于冷却系统的控制算法。
他们宣称,沈良的设计抄袭了他们的算法,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
但沈良反复对比后发现,美国人的算法虽然高效,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无法适应极端高温环境。而沈良的设计,恰恰弥补了这个缺陷。
“找到了!”沈良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激动得差点撞翻了桌上的咖啡杯。他颤抖着手,指着图纸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参数,对随后赶来的张建国说道:“主任,你看这里!他们的算法在这个参数上做了限制,导致系统在极端高温下无法正常工作。而我的设计,根本没有这个限制!”
张建国凑上前仔细查看,他虽然不懂技术,但也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他用力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好小子!你立大功了!”
第二天,法庭上,沈良当庭演示了两种算法在模拟极端高温环境下的运行情况。美国钢铁公司的代表脸色铁青,他们没想到沈良竟然发现了这个隐藏的漏洞。
“这……这只是个巧合!”美国代表强词夺理,“我们的算法在正常情况下运行完美!”
沈良冷笑一声:“正常情况?钢铁冶炼过程中,什么时候是正常情况?你问问在场的各位专家,哪家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没经历过极端高温的考验?”
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纷纷点头,表示沈良的说法属实。美国代表哑口无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法官宣布判决结果:驳回美国钢铁公司的诉讼请求。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欢庆。沈良成了民族英雄,他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沈良”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但沈良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这场官司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西方国家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要想真正摆脱困境,必须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主任,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打赢官司,”沈良对张建国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研发出更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彻底打破西方的垄断!”
张建国赞赏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已经向中央汇报了你的想法,中央决定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投入,全力支持你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