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笑着说道,目光落在那些画像上,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皇后的人选至关重要,家世背景是一方面,但人品心性更重要。这些大家闺秀,一个个都被教得端庄得体,可若是论起通透聪慧,倒没几个能比得上你。”若不是霓儿一心要招婿,她才是最好的皇后人选。
云霓听着太后的话,脸颊微微发烫,连忙转移话题:“姨母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还是先看看这些画像吧。”她说着,便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画像,缓缓展开。
可越看,云霓的头就越大。
她看着桌上那一堆画像,忍不住问道:“姨母,这些人里,应该要选多少人啊?”
太后靠在软榻上,拿起一颗剥好的葡萄放进嘴里,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笑着看戏:“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第一次大选,至少要选出十人。最重要的是皇后的位置,必须提前定好。可以先不定亲,但人选必须确定下来,等他及冠之后,再举行封后大典,同房圆房。”
云霓闻言忍不住问道:“姨母,逸儿今年才十四岁,会不会太早了点?”
“不早了。”太后摇了摇头,语气认真,“现在先选好皇后人选,还要安排人教她宫中礼仪、辅佐帝君之道,等四年后她长大些,再举行封后大典,正好合适。”
云霓彻底傻眼了。
她早就听说过大户人家的子女早早便会相看亲事,却没想到连皇后人选都要这么早定下来,还要进行四年的“培训”。
她正愣神间,太后忽然话锋一转,打趣道:“若不是你要招婿,哀家早就开始给你相看了。对了,你的招婿之事,可有合适的人选?”
提到招婿,云霓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萧景墨的身影。
那个总是温文尔雅的男子,如今正在江南。
江南的水有多深,她比谁都清楚,那些盐商为了钱财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她忍不住在心中担忧——他在江南,会不会遇到危险?
太后看着云霓陷入沉思,眼神里满是打趣,轻轻推了推她的胳膊:“这是在想谁呢?脸色都变了。”
云霓猛然回过神,对上太后那副了然的笑容,脸颊瞬间红透,连忙转移话题:“姨母!您要是闲得慌,不如一起来选人选?”
太后闻言,立刻收起了吃瓜的表情,一本正经地坐直了身子,对着陈嬷嬷使了个眼色:“不不不,哀家很忙的。陈嬷嬷,我记得还有不少宫务要处理,对吧?”
陈嬷嬷强忍着笑意,配合着太后说道:“郡主,如今这后宫只有太后一位主子,大小事务都得太后亲自打理,太后这段时间可累坏了,连觉都没睡好。”
云霓看着这主仆二人一唱一和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她们的心思。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