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相貌平平......
说到这里,她突然噤声不语,因为当年那个人的确其貌不扬,与眼前光彩照人的霓裳郡主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这番话立刻唤醒了其他人的记忆。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想起了当年的云霓。
他们看向云霓的眼神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带着几分怀疑和探究。
李嫣然见状,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是啊,霓裳,我也很好奇。当年的你可是出了名的貌丑无颜,如今却判若两人,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你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云霓少将军。
礼部陈侍郎趁机进言:陛下,此事确实疑点重重。若她真不是云霓少将军,那穆家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开始对云霓和穆家口诛笔伐。
看着众人对云霓的质疑,萧景墨眉头紧锁,正欲开口为她辩解,却被云霓拦下。
她从容不迫地站了出来,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陈侍郎身上:那个人确实是我。但诸位恐怕都忘了,六年前我回京是为了养伤。
说到这里,她微微叹了口气,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追忆的神色。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下文。
这时兵部的一位年迈官员颤巍巍地站出来,拱手说道:此事臣倒是有所耳闻。当年边城被十万敌军围困三月有余,城中粮草断绝,正是少将军临危受命,率领城中仅剩的老弱妇孺浴血奋战,身中数箭仍坚持指挥,最终力保城池不失。战后少将军因失血过多,重伤昏迷月余,后来才被秘密送回京城调养。
皇帝也适时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当年那场惨烈的战役朕也亲身参与其中。若非霓裳郡主在千钧一发之际,以血肉之躯为朕挡下致命一箭,朕恐怕早已命丧沙场。那一箭贯穿了她的肩膀,至今伤疤犹在。这番话一出,朝堂上的窃窃私语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穆。
皇帝金口玉言,其他人哪里还敢质疑这件事的真伪。
更何况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不仅记录在兵部档案,更有无数将士亲眼见证,根本做不得半点虚假。
这时二舅母红着眼眶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到云霓身边,颤抖着双手将她拉到自己身旁坐下,泪水早已浸湿了衣襟。
你们问当年为何霓儿又黑又瘦,瘦得几乎认不出人形?她哽咽道,那是因为那两年战事吃紧,军饷屡遭克扣。为了保证前线将士能吃饱穿暖,我们后方的女眷们主动节衣缩食,常常一天只能分到半碗稀粥,能吃上一顿干粮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三舅母也忍不住站起身来补充道:北疆三千精锐趁夜偷袭时,霓儿为掩护百姓撤退,独自断后,身中十几刀仍死战不退。那段时间我和她的几个舅妈们日夜轮流守在她病榻前,因为她的母亲正带领将士们追杀北疆残寇。她从原本的八十多斤瘦到只剩六十斤,整个人薄得像张纸,连大夫都说能活下来简直是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