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且看杨嗣昌他们如何应对,若能成功,也算是为朝廷排忧解难了。”
……
杨嗣昌深知局势严峻,一边安排人手设法营救求和使者,一边紧急与洪承畴商议。
“洪大人,敌军扣押使者,看来是一心要打。粮草军备方面,能否再加快些速度?前线急需补充。”杨嗣昌神色焦急。
洪承畴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杨大人,目前粮草筹备已经竭尽全力,但我会再督促,看看能否从临近郡县调配一些应急物资,尽快送往边关。只是运输途中可能会有敌军骚扰,还需派兵护送。”
杨嗣昌点头:“此事就劳烦洪大人安排。我会调配一队精锐护送粮草,务必保证物资安全抵达。”
与此同时,孙传庭在前线也没闲着。他仔细观察敌军动向,发现敌军在集结兵力的同时,似乎在布置一种新的阵法。
“这敌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提高警惕,密切关注敌军一举一动。”孙传庭对手下将领说道。
不久后,杨嗣昌派来的援军赶到前线。孙传庭看着士气高昂的援军,心中稍安:“弟兄们来得正好,敌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让他们有来无回!”
此时,朱由检在宫中也坐立不安,再次召集群臣商议。“敌军扣押使者,意图明显,诸位爱卿还有何良策应对?”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陛下,敌军势大,我军虽有抵抗之力,但长期消耗下去,对国家不利。不如再派使者求和,多许以利益,或许能平息战事。”
杨嗣昌立刻反驳:“陛下,之前求和使者已被扣押,此时再派,恐敌军更加轻视我朝,提出的条件也会更加苛刻。我们应凭借现有兵力和防御,与敌军一战,方能保我朝威严。”
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求和,一派主张坚决抵抗。朱由检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犹豫不决。
“杨爱卿,你说坚决抵抗,可有胜算?”朱由检看向杨嗣昌。
杨嗣昌拱手道:“陛下,孙大人在前线指挥有方,加上援军已到,粮草军备也在陆续补充。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定能抵御敌军。况且,此时求和,后患无穷。”
洪承畴也出列道:“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敌军贪婪无度,此时示弱求和,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朱由检思索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好,朕决定与敌军一战。杨爱卿、洪爱卿,你们继续做好后勤和指挥工作,务必守住边关。”
杨嗣昌和洪承畴领命。杨嗣昌回到营帐,立刻与孙传庭沟通作战计划。
“孙大人,陛下已决定一战。如今敌军阵法不明,你有何想法?”杨嗣昌问道。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