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微微点头,冷哼一声:“哼,若杨嗣昌守不住紫荆关,看他如何向朕交代!”
……
杨嗣昌心急如焚地朝着大同府疾驰,一路上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弥漫。他心中盘算着,若能尽快从大同府调集足够兵力,或许还能在紫荆关挡住北方部落的南下大军,保卫京城。
抵达大同府后,杨嗣昌径直来到总兵府。大同总兵李达听闻杨嗣昌到来,赶忙出迎。
“杨大人,一路辛苦。不知您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李达恭敬地问道。
杨嗣昌顾不上寒暄,直接说道:“李总兵,北方部落进犯,雁门关已破,敌军正挥师南下,意图直逼京城。我需从你这儿调集两万精兵,随我赶往紫荆关御敌。”
李达面露难色:“杨大人,实不相瞒,大同府虽有些兵力,但近来周边地区匪患猖獗,我已派出不少人马前去清剿,如今能即刻调动的,最多只有一万。”
杨嗣昌眉头紧皱:“一万就一万,时间紧迫,容不得耽搁。李总兵,你速去安排,务必让这一万精兵半个时辰内集合完毕。”
李达不敢怠慢,立刻下去传令。半个时辰后,一万精兵整齐列队,杨嗣昌看着眼前这支队伍,大声说道:“弟兄们,京城危在旦夕,北方部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必须在紫荆关挡住他们,保卫我们的家园。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杨嗣昌带着这一万精兵,马不停蹄地朝着紫荆关赶去。与此同时,孙传庭回到阳曲,将雁门关失守以及杨嗣昌的命令传达给洪承畴。
洪承畴听闻雁门关已破,神色凝重:“敌军动作如此之快,看来是早有预谋。我们必须尽快与杨大人会合,否则紫荆关一旦失守,京城便再无屏障。”
洪承畴当即整顿部队,带着剩下的士兵往南进发。
然而,当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部队行至半途时,却遭遇了北方部落的一支骑兵小队的骚扰。
“不好,有敌军!”孙传庭警惕地喊道。
只见前方尘土飞扬,一队北方部落的骑兵快速冲来。他们在明军队伍周围来回奔驰,不断射箭,明军顿时阵脚大乱。
“稳住,不要慌乱!长枪兵在前,弓箭手在后,准备反击!”洪承畴大声指挥着。
明军迅速调整阵型,长枪兵将长枪竖起,组成一道防线,阻挡骑兵的冲击。弓箭手则在后方张弓搭箭,朝着敌军骑兵射击。
双方陷入僵持,北方部落的骑兵虽然勇猛,但明军人数众多,且防守严密,一时之间难以突破。
“洪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敌军骑兵机动性强,我们若一味防守,只会被他们拖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