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战火,经卷下落不明。
笔记末尾还提了一句,说曾有传闻,经卷并未完全损毁,其部分残页或抄本,可能流落民间,被某些笃信佛法的乡绅或藏书家收藏。
《净业宝忏》?净化邪祟?
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了古魔“嗔恚”
被金光净化的一幕。
如果……如果当时有这部经卷的力量相助,是不是会更顺利?或者,将来再遇到类似的麻烦,这东西会不会是关键?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虽然现在的日子挺太平,但谁知道暗处还有没有第二个“嗔恚”
?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
合上书,我看了看定价,才五块钱,果断买了下来。
走出书店,阳光刺眼,我握着这本破书,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好像无意中摸到了一个大宝藏的边角。
回到7o4,我迫不及待地仔细研读那几页关于镇岳寺的内容,可惜信息太少,除了经卷的名字和模糊的功能,没有更具体的线索了。
怎么找?去哪儿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我有点泄气,把书扔在桌上。
目光扫过床头那串失去灵性的供养钱,忽然灵光一闪。
对了!
感应!
我现在感知能力不是强了点吗?能不能……试着感应一下与这《净业宝忏》相关的东西?既然它曾是镇岳寺的宝物,或许会残留某种独特的“气息”
?
说干就干。
我盘膝坐下,将那本《城南旧事杂录》放在膝上,双手轻轻覆盖书页中提及《净业宝忏》的那一页,闭上眼睛,摒除杂念,努力将精神力集中,去“感受”
与这段文字、与“净业宝忏”
这个名字相关的某种……微弱的联系或共鸣。
起初一片混沌,什么也感觉不到。
但我没有放弃,耐心地调整呼吸,放空思绪,像收音机调频一样,细细地搜寻。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精神有些涣散的时候,一种极其极其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牵引感”
,突然从东南方向传来!
非常模糊,像风中蛛丝,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消失!
那感觉……带着一种淡淡的、古老的檀香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慈悲平和之意,与之前感受过的任何能量都不同!
有戏!
我心中狂喜,赶紧集中精神,想要锁定那股感应的具体来源。
但那股牵引实在太微弱了,距离似乎也非常遥远,根本无法精确定位,只能大致判断在城东南一片区域。
城东南?那是老城区,范围太大了,民居、商铺、寺庙(虽然不多)混杂,怎么找?
虽然线索渺茫,但总算有个方向了!
这让我兴奋不已。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有空就尝试感应,那股微弱的牵引感时有时无,但方向始终指向东南,这让我确信不是错觉。
我没把这事立刻告诉陈骏和小雅。
他们刚经历大战,需要休息,而且这事八字还没一撇,等有了更确切的线索再说也不迟。
我打算先靠自己摸索一下。
周六,我借口去老城区逛古玩市场(这理由很合理),坐公交车来到了城东南。
下了车,我站在嘈杂的街口,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流、古旧的建筑、纵横交错的小巷,有点傻眼。
这怎么找?难道要一条街一条巷地感应过去?那不累死也得被当成神经病。
我定了定神,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再次闭上眼睛,仔细感知那丝微弱的牵引。
这一次,似乎清晰了一点点,指向了……斜前方一条更窄的、挂着“文玩字画”
牌匾的老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