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注意力明显不在那些“破烂”
上。
“机会!”
我眼睛一亮,“趁他们清理前宅,我们摸到后院,找到那个黑盘子!”
“太冒险了。”
陈骏依然谨慎,“白天人多眼杂,而且我们不确定那东西具体在哪堆杂物里。”
“等晚上。”
小雅言简意赅,“他们清理不完,晚上肯定会留人看守,但警惕性会降低。
我们可以趁夜色摸进去。”
这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案。
我们决定先撤离,晚上再行动。
整个白天我都坐立难安,一遍遍在脑子里模拟晚上的行动。
陈骏和小雅则去准备夜探需要的工具和规划撤退路线。
夜幕终于降临。
晚上十一点,棚户区大部分区域已经断电,一片漆黑,只有零星几盏临时照明灯和远处街区的霓虹提供着微弱的光源。
拆迁指挥部还亮着灯,但人声已息。
老宅前门有两个人值守,后院那个塑料棚则只有一个守夜人靠在一张破椅子上打盹,手电筒放在脚边。
我们三人如同幽灵般,借着残垣断壁的阴影,悄无声息地接近后院。
小雅如同暗夜精灵,率先潜行到塑料棚附近,确认守夜人睡熟后,打了个安全的手势。
我和陈骏立刻跟上。
塑料棚里堆满了各种破烂家具、农具、布满灰尘的陶罐瓦缸,散着一股霉味。
要在这一大堆杂物里找一个特定的黑盘子,简直是大海捞针。
“靠你了,林枫。”
陈骏低声道,“集中精神,感应那东西的气息。”
我点点头,闭上眼,全力运转“辨气术”
,同时在心里观想旧杂志上那个模糊的黑盘影像。
精神力像一张细密的网,缓缓扫过杂乱的堆放物。
一开始,各种驳杂、微弱的气息干扰很大——木头腐朽的气味、泥土的腥气、残留的烟火气……我耐着性子,一点点过滤。
突然,在扫过一堆被破草席遮盖的杂物时,一种极其微弱、但异常熟悉的“触动感”
传来!
那是一种冰冷的、带着金属质感和古老沧桑的气息,与我之前感应到的感觉一模一样!
而且,这次距离极近,感应清晰了很多!
“在那里!”
我指向那堆杂物。
小雅立刻上前,轻轻掀开草席。
下面堆着几个破旧的木箱和几个用麻袋装着的东西。
那股独特的冰冷气息,正是从一个边缘破损的紫檀木小匣子里散出来的!
陈骏小心翼翼地将匣子取出,拂去灰尘。
匣子没有锁,他轻轻打开。
匣内衬着褪色的黄绸,上面静静地躺着一件物品——正是那个黑色的圆形罗盘!
近距离看,它比照片上更加古朴神秘。
直径约一掌,材质非金非木,漆黑如墨,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边缘刻着一圈极其精细、难以辨认的古老刻度符号。
罗盘中央并非指针,而是一个浅浅的、光滑的凹槽,像是原本镶嵌着什么的东西脱落了。
整个罗盘没有任何光泽,却给人一种深不见底的感觉。
就是它!
我强压下激动,伸手想去触摸。
“别动!”
陈骏低喝一声,拦住了我。
他神色凝重,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特制的鹿皮手套戴上,又取出一张试毒符轻轻贴在罗盘边缘。
符纸没有变色。
他这才小心翼翼地用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触碰罗盘边缘。
就在他指尖接触到罗盘的瞬间——
异变陡生!
<